[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竖直转移功能的电池持续冷却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56870.8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8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任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阳汇中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H01M2/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韩燕燕;连围 |
地址: | 236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竖直 转移 功能 电池 持续 冷却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竖直转移功能的电池持续冷却工艺,包括步骤:a.加酸工序,对电池加酸处理;b.一级冷却工序,将完成加酸的电池放置在第一水冷通道内边快速水冷边传输至待转移工位;c.转移工序,将待转移工位处完成一级快速水冷的电池经升降装置沿着转移通道向下转移至推送工位,并在转移过程中对电池的侧边喷淋冷却;d.二级冷却工序,将推送工位的电池推送至位于其一侧的第二水冷通道内,然后对电池边水冷边往输出工位处转移;e.水循环工序,将第二水冷通道内的冷却水定量降温处理后转移至第一水冷通道内;f.输出工序,将输出工位的电池通过抬升推送装置转移至传输带上输出;本发明克服了电池冷却工艺不紧凑,电池冷却效率低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酸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竖直转移功能的电池持续冷却工艺。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在内化成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产生的热量导致铅酸蓄电池温度升高,过高的温度对铅酸蓄电池内化成有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在内化成时对铅酸蓄电池进行降温,目前常见的做法是将铅酸蓄电池的一部分浸泡在水槽中利用自来水进行冷却,水槽的一端进水,另一端排水,由于水槽中一般都是放置很多电池一起化成,这种水槽的长度比较长,水槽内水流较慢,水槽两端的水温温差比较大,水温温差不均匀导致铅酸蓄电池化成质量不一致,难以均衡控制,而且冷却后的水没有集中处理,导致水资源和能源浪费。
授权公告号为CN204991893U的一篇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供一种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循环冷却装置,通过设置两个以上水槽,在水槽的一侧上部设置有流量调节阀的进水管,在水槽的另一侧设置溢流出水管,并设置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与一个冷却调节装置相连;保证了水槽中冷却水温度能够通过冷却调节装置进行调节控制,水温更加均匀,冷却水不断循环工作,更加能够保证内化成的稳定性,保证铅酸蓄电池的质量。
但是在实际使用当中,发明人发现该设备存在以下问题:受场地的限制,电池在水槽内边传输边冷却的时间有限,时间设定过程则会影响生产效率,有效空间得不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竖直转移功能的电池持续冷却工艺,通过设置一级冷却工序、转移工序以及二级冷却工序克服了电池冷却工艺不紧凑,电池冷却效率低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竖直转移功能的电池持续冷却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a.加酸工序,对待加酸的电池进行加酸处理;
b.一级冷却工序,将步骤a中完成加酸处理的电池放置在第一水冷通道内进行边传输边快速水冷,并将电池输送至待转移工位;
c.转移工序,将步骤b中待转移工位处完成一级快速水冷的电池通过升降装置沿着转移通道向下转移至推送工位处,并在转移的过程中通过喷淋装置对电池的侧边进行喷淋冷却;
d.二级冷却工序,将步骤c中推送工位处的电池推送至位于推送工位一侧的第二水冷通道内,然后对电池边水冷边往输出工位处转移;
e.水循环工序,将步骤d中第二水冷通道内的冷却水通过冷却转移装置定量转移至第一水冷通道内,并在转移的过程中对水进行降温处理;
f.输出工序,将步骤d中输出工位处完成水冷的电池通过抬升推送装置转移至传输带上输出。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步骤b中第一水冷通道内最前端的电池输送至转移工位后,隔离装置将第一水冷通道和转移工位分隔开。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步骤c中的升降装置在带动电池向下移动的初始阶段,转移工位处的冷却水流入喷淋装置的喷水管内,在升降装置带动电池继续下移的过程中通过压块的挤压作用将喷水管内的冷却水经喷水孔喷到下降过程中的电池侧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阳汇中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阜阳汇中芯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68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