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洞室丁字型交叉口开挖支护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56378.0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5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韩华超;赵新波;吉玉亮;孟江波;胡森映;孟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丁字 交叉口 开挖 支护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洞室丁字型交叉口开挖支护施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较低、安全可靠的地下洞室丁字型交叉口开挖支护施工方法,以降低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周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洞室丁字型交叉口开挖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开挖支护施工支洞与主洞之间的交叉段;2、开挖支护主洞的施工通道;3、开挖支护主洞。本发明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岩土工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洞室丁字型交叉口开挖支护施工方法。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岩土工程。
背景技术
在无自稳性的不良地质区域布置的“丁”字型交叉口工程,受地下水影响较大,施工跨度大,结构复杂,应力集中,开挖成型困难,支护结构安装时间长,且围岩与支护结构难以紧密结合形成整体结构,存在较大施工难度与安全风险。如果开挖预留岩柱,由于围岩岩体强度较低,必然要求现场浇筑大量混凝土大量方可形成临时支撑;且多数钢拱架体型不同,会面临钢拱架加工、安装难度大、时间长的问题;预应力锚索在软弱围岩中的效果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成本较低、安全可靠的地下洞室丁字型交叉口开挖支护施工方法,以降低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周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洞室丁字型交叉口开挖支护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开挖支护施工支洞与主洞之间的交叉段;
交叉段包括施工支洞末端的喇叭口渐变段和位于支洞与主洞交叉口处的支洞口门架施工空间,在支洞口门架施工空间内安装钢结构门架;
2、开挖支护主洞的施工通道;
沿施工支洞轴向、从主洞的支洞口门架施工空间开挖至距离主洞另一侧边墙差一个循环作业位置,开挖断面为矩形,并采用沿施工支洞轴线方向布置的若干冂字形钢拱架进行支护;
继续开挖至主洞边界,形成从支洞口门架施工空间到主洞边界的施工通道,并进行施工通道顶部的主洞环向钢拱架施工;
3、开挖支护主洞;
3.1、拆除施工通道一侧的冂字形钢拱架拱脚,进行该侧主洞的开挖支护;
3.2、拆除施工通道另一侧的冂字形钢拱架拱脚,进行该侧主洞的开挖支护。
所述钢结构门架具有若干榀,每榀单独架立,架立完毕后钢结构门架焊接为一整体。
所述钢结构门架具有城门洞形的内拱架和冂字形的外拱架,内拱架与外拱架经连杆连成整体。
所述喇叭口渐变段的开挖断面由城门洞形逐渐变为矩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方便、安全的在不良地质条件地区进行交叉口工程作业,降低了预留岩柱需要加工多类型钢拱架的施工难度;采取分区分步施工,便于支护结构安装实施,能尽快对开挖揭露的围岩形成封闭,减少了围岩应力释放和变形,防止了坍塌等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人员、设备以及工程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分步开挖图。
图3为图1的Ⅱ-Ⅱ剖视图。
图4为图1的C-C剖视图。
图5为图1的E-E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不良地质地下洞室“丁”字型交叉口施工过程中,采取分区分步施工,分成Ⅰ区、Ⅱ区和Ⅲ区进行分步开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563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