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两相流的奈米碳层粗糙面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8204.1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9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蔡岳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7/24 | 分类号: | B05D7/24;B05D7/14;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5 | 代理人: | 于晓晓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两相 奈米碳层 粗糙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奈米碳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两相流的奈米碳层粗糙面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奈米碳在X-Y方向具备高热传导,可有效将温度均匀分散出去,两相流的水冷板设计,需要增加粗糙面,快速吸热,生成气泡,将热由气泡带走,目前在两相流水冷板上的设计,常见的有针状表面(铜材料)、渠道表面(铜材料),使用增强表面,增强表面的热传性能是光滑表面的5-10倍,常见的增强表面如说明书附图图1所示,由于在制作上需要微加工,现有技术中各种形式的增强表面加工不易,在量产制作上有许多困难且价格不菲,使用奈米碳控制颗粒度大小,喷涂在水冷板上,以达到生成气泡的效果。
由于现有量产加工的技术,难以达到两相流的需求,如说明书附图图3、图4、图5所示,图4和图5是由CNC加工产生,但无法达到开模产品化,如何在现有开模技术上制作出针状表面,再控制奈米碳的颗粒大小,提高粗糙度,快速带热以提升热传性能是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两相流的奈米碳层粗糙面加工工艺。本发明是在现有开模技术上制作出针状表面,再控制奈米碳的颗粒大小,喷涂在针状表面上,提高粗糙度,进而让气泡更容易产生,快速带热以提升热传性能。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两相流的奈米碳层粗糙面加工工艺技术方案为,使用奈米碳喷涂在水冷板上提高两相流热传性能。
所述的一种用于两相流的奈米碳层粗糙面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现有开模技术上制作出针状表面;
(2)控制奈米碳的颗粒大小,喷涂在针状表面上,提高粗糙度,进而让气泡更容易产生。
步骤(1)中,针状表面是用铝挤出来的Heatsink再用线切割的方式制作而成。
气泡的生成主要是将热带走,说明书附图图2是两相流气泡生成的原理, a-b是结构内部的压力因加热而增大;b-c是结构内部压力大于表面张力,气泡从气孔冒出;c-d是气泡持续增大到浮力够大时便脱离气孔,形成气泡。气泡如不易生成或是生成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热传性能,影响带热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是在现有开模技术上制作出针状表面,再控制奈米碳的颗粒大小,喷涂在针状表面上,提高粗糙度,进而让气泡更容易产生,快速带热以提升热传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奈米碳各种形式的增强表面;
图2所示为两相流气泡生成的过程;
图3所示为针状表面立体示意图;
图4所示为鳍片宽与槽道宽实际尺寸图(mm);
图5所示为鳍片高度实际尺寸图(mm);
图6所示为奈米碳喷图后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用具体实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用于两相流的奈米碳层粗糙面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现有开模技术上制作出针状表面,针状表面是用铝挤出来的Heatsink再用线切割的方式制作而成。
(2)控制奈米碳的颗粒大小,喷涂在针状表面上,提高粗糙度,进而让气泡更容易产生。
图6为奈米碳喷图后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82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