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用作磷光材料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31144.0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2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跃;丰佩川;胡灵峰;王培祥;肖辉;王茂林;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显华光电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9K11/06;H01L51/50;H01L51/54;H01L51/56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34 | 代理人: | 刘志毅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用作 磷光 材料 过渡 金属 配合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类用作磷光材料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近红外技术在夜视、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都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柔性可折叠、自发光、低能耗等优点。将OLED应用于近红外领域,近红外技术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近红外领域研究的深入和其应用范围的扩大,特别是光通讯,公共安全和生物医疗等行业的发展和需求,迫切需要一种具有良好发光性能的近红外材料
有机材料由于工艺简单和结构易调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到目前为止,近红外有机发光材料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稀土元素配合物;二是有机离子染料。由于稀土元素的f-f跃迁是宇称禁阻的,其分子的激发需要通过配体与中心离子的能量转移,发光效率较低。而有机离子染料由于静电相互作用,分子容易因聚集而导致发光萃灭,并且主客体掺杂器件还存在着主体材料伴随着红外发光的问题以及效率低和制备工艺复杂等缺点。而有机非离子型发光材料则不受上述因素的限制,可得到较高的发光效率。但是目前可用于OLED的近红外有机磷光材料并不多。开发新型的近红外发光材料,对近红外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以金属铱、铂、锇等为金属中心的配合物可以用作红色磷光材料,比如用苯连喹啉或苯连异喹啉等为主配体的铱配合物材料,其中喹啉和异喹啉是在三重态激子中起到电子受体的作用。通过增大受体的共额度,可以使发射光发生红移,选取合适的有机配体可使发射光移动到近红外区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类用作磷光材料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类用作磷光材料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X1、X2、X3、X4、X5、X6、X7各自独立的为N、C或B;
Y1、Y2、Y3、Y4、Y5、Y6、Y7、Y8、Y9、Y10、Y11、Y12各自独立的为N或CR1,其中R1为氢、氘、取代或非取代烷基、环烷基、羟基、氨基、巯基、烯基、炔基、羰基、羧基、取代或非取代芳基、取代或非取代杂芳基、烷氧基、芳氧基、胺基、硅烷基、卤素、CN、SCN、NO2、CR2R3NR4R5或CF3的任意一种;
R2、R3、R4、R5各自独立的为氢、氘、取代或非取代烷基、环烷基、羟基、氨基、巯基、烯基、炔基、羰基、羧基、取代或非取代芳基、取代或非取代杂芳基、烷氧基、芳氧基、胺基、硅烷基、卤素、CN、SCN、NO2或CF3的任意一种;
Z1为O、S、Se、N、NR6或CR7;R6和R7各自独立的为氢、氘、取代或非取代烷基、环烷基、羟基、氨基、巯基、烯基、炔基、羰基、羧基、取代或非取代芳基、取代或非取代杂芳基、烷氧基、芳氧基、胺基、硅烷基、卤素、CN、SCN、NO2或CF3的任意一种;
M为过渡金属Ir、Pd或Pt;
(L^Z)为辅助配体,为二齿配体,其与上述结构式中左侧的主配体相同或不同;
m>0,且m为整数;n≥0,且n为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显华光电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烟台显华光电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311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