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接触式旋转开关及利用其进行档位输出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06276.8 | 申请日: | 201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8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桢;毛登森;周峰;郭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H19/06 | 分类号: | H01H19/06;H01H19/08;H01H19/10 |
代理公司: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心11010 | 代理人: | 于金平 |
地址: | 10001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旋转 开关 利用 进行 档位 输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旋转开关及利用其进行档位输出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多档位开关的出现,使得对于仪器模拟量的输出不仅仅只是开与关的关系,而是能够存在多种不同程度大小的模拟量输出,使得仪器可以输出多种不同的工作状态。旋转档位开关的出现,将对不同状态的物理量输出控制集中在一个旋转的开关之中,通过旋转状态的不同控制输出的不同,这样极大的减少了控制开关的体积,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但现有技术中绝大多数旋转开关均为直接接触式的旋转开关,这种开关成本较大,使用寿命较低,长期使用过后接触点容易氧化,导致定位精度降低,不可靠,不宜在可靠性高的仪器上面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旋转开关及利用其进行档位输出的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接触式旋转开关体积和成本较大、使用寿命较短、长期使用会降低定位精度的问题。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旋转开关,包括底座、传动轴、感应部件、金属隔板及装有磁珠的旋钮;所述底座、金属隔板、旋钮依次贯穿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感应部件设置在所述底座和金属隔板之间,形成通过所述金属隔板将所述装有磁珠的旋钮和感应部件分隔的非接触式结构。
可选的,所述非接触式旋转开关还包括弹性定位部;
所述旋钮与所述金属隔板贴合一侧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感应部件中各传感器相对应的若干卡槽;
所述旋钮旋转时,所述弹性定位部与所述卡槽配合实现旋转定位。
可选的,所述旋钮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放置所述磁珠;当所述弹性定位部与所述卡槽配合定位时,所述凹槽位置旋转到与该卡槽相对应的传感器处。
可选的,所述金属隔板设置有通孔,所述弹性定位部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卡槽配合实现旋转定位。
可选的,所述感应部件设置在所述金属隔板中通孔的镜像位置的上侧。
可选的,所述感应部件中的传感器以与所述卡槽相同的分布角度分布在电路控制模块上。
可选的,所述弹性定位部包括压簧和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通过所述压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可选的,所述金属隔板包括铝板。
可选的,所述定位部件包括球形结构的钢珠。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利用非接触式旋转开关进行档位输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待输出的档位;
控制所述非接触式旋转开关中的旋钮进行旋转;
当所述旋钮中的磁珠与所述感应部件中的、与确定的所述待输出的档位相对应的传感器的位置相匹配时,输出档位位置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非接触式旋转开关及利用其进行档位输出的方法,将装有磁珠的旋钮与集成了多个霍尔传感器的电路控制模块分隔,形成了一种非接触式的旋转开关,能够精确定位档位开关位置,不会因为较长时间使用而导致定位精度降低,且便于密封,提高了旋转开关的使用寿命,可靠性高,减少了复杂的线路连接,整体结构简洁易装配,大大降低了体积和成本,取得了积极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非接触式旋转开关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感应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旋钮上的卡槽和磁珠分布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钢珠、磁珠及霍尔传感器分布及转动示意图。
图中:10-底座,20-压簧,21-钢珠,3-铝板,30-通孔,4-传动轴,5-旋钮,50-凹槽,51-卡槽,511-卡槽Ⅰ,512-卡槽Ⅱ,513-卡槽Ⅲ,6-磁珠,7-感应部件,71-电路控制模块,721-霍尔传感器Ⅰ,722-霍尔传感器Ⅱ,723-霍尔传感器Ⅲ。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062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