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98464.0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4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鲍添增;朱修锋;陈昌平;倪震;刘俊军;刘金辉;马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58;H01M50/209;H01M50/528;H01M50/531;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47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林米良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电池模组能量密度不高的问题。本电池模组包括若干个依次排列的电芯组合,电芯组合包括至少一个硬壳电芯和一个软包电芯,每个软包电芯至少一侧和硬壳电芯贴靠,硬壳电芯具有一对极性相反的极耳一,软包电芯具有一对极性相反的极耳二,相邻的软包电芯和/或硬壳电芯的同极性的极耳二和极耳一通过极耳连接片连接。本发明能够充分利用电池模组的布置空间,无需额外散热结构,总体能量密度高且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和环境的污染日渐严重,节能减排成了目前世界上的潮流和趋势。在这个背景下,以电池为主要动力源或者部分动力源的电动车辆(主要包括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逐渐出现并日益增多,电动车辆的碳排放量要小于传统内燃机汽车,纯电动车的碳排放甚至为零,并且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的特点,这使得人们将电动汽车视为未来替代内燃机车的一个重要选择。
未来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越来越高,能量密度越高电池模组,意味着同体积情况下单次充电可供汽车行驶的里程越长。而目前主流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主要有圆柱、方形硬壳和方形软包电池,由于圆柱电池独特的结构特点决定其模组的结构也是具备一定特色,由于圆柱电池在成组过程中存在的空间利用率较低的根本性缺陷,不是目前主流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选择方案,只有少数能够将圆柱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做的较高的厂商选择应用;方形硬壳电池是目前电池模组装配过程中能量密度损失最小的方案,但是由于硬壳本身对单体能量密度造成一些不利影响;相比方形硬壳电池,方形软包电池在单体能量密度方面具备优势,但是在模组装备过程中由于需要考虑软包电池的散热以及固定,需要增加框架以及散热片,这些结构件对模组的能量密度造成较大损耗,导致方形软包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相比方形硬壳电池模组基本没有优势。
如中国专利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申请号201220104057.2】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包括电芯、用于容纳所述电芯的包装袋、固定安装在所述电芯前端的顶盖和固定安装在所述电芯底部的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袋包括金属层和设置在所述金属层上的塑料层。该方案中的软包电池需要设置金属层进行散热和固定,如果制成电池模组,多个金属层必然占用较大空间,导致模组的能量密度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池模组,包括若干个依次排列的电芯组合,所述电芯组合包括至少一个软包电芯和一个硬壳电芯,每个软包电芯至少一侧和硬壳电芯贴靠,所述软包电芯具有一对极性相反的极耳二,所述硬壳电芯具有一对极性相反的极耳一,相邻的软包电芯和/或硬壳电芯的同极性的极耳二和极耳一通过极耳连接片连接。
软包电芯通常结构呈较薄的扁平板状,其形状不够稳定;硬壳电芯的外壳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钢或者铝,因此也叫铝壳电芯或者钢壳电芯,具有固定的结构;本发明中通过将软包电芯至少一个侧面与硬壳电芯相邻设置,则电池模组中每个软包电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硬壳电芯贴靠或者一个软包电芯的两侧分别与一个硬壳电芯和一个软包电芯贴靠,然后通过极耳连接片将相邻的两个电芯的同极性的极耳二和/或极耳一相连使两个电芯形成并联,这种结构设计用硬壳电芯的外壳作为软包电芯的导热介质,使软包电芯在供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也通过与其贴靠的硬壳电芯的外壳散热,这样相对于现有电池模组来说,无需额外设置散热片,电池模组的空间利用率得到提高,提高了电池模组的能量密度。
在上述的一种电池模组中,所述电芯组合包括一个软包电芯和一个硬壳电芯,软包电芯和硬壳电芯相贴靠。每个电芯组合由一个软包电芯和一个硬壳电芯相邻组成,这样多个电芯组合依次排列后每个软包电芯的一侧或两侧始终都与硬壳电芯贴靠,散热效果,能量密度也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84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牙多余钢筋切断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强耐磨压铸铝合金及其压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