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景观水用光触媒净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97890.2 | 申请日: | 201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6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杨萍;王俊鹏;江志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38 | 分类号: | B01J31/38;B01J35/02;C02F1/30;C02F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贾波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景观 用光 触媒 净化 材料 制备 方法 所得 产品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景观水用光触媒净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以二氧化钛为光触媒,对其进行包覆、自组装,再与热塑性树脂结合,得景观水用光触媒净化材料。本发明既解决了纳米二氧化钛团聚的问题,又使其很好的漂浮分散于水面,操作简单,成本低,产率高,为光触媒在景观水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本发明光触媒净化材料可以直接投入景观水中进行使用,进入景观水后浮在表面,利用自然光即可实现光催化,对景观水起到很好的降解有机物、消除黑臭异味、净化水质的作用。本发明处理景观水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适合各种造型和规模的景观水,回收简单,回收后可以重复利用,不会对景观水造成二次污染,适合景观水的复杂多样性,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景观水的光触媒净化材料的制备,具体涉及一种景观水用光触媒净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还涉及采用该光触媒净化材料处理景观水的方法,属于人工景观水的光触媒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善,社区景观设计备受关注,水元素的引入给环境带来灵气,成为区域景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景观用水通常指用于视觉观赏的水体,大多属于死水,暴露于地面,自净能力非常低,并且非常容易受到污染,富营养后容易滋生水草、藻类等,长时间不处理还会带来异味,影响其观赏性,景观水的二次治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果没有污水排入,景观水的主要污染因素有以下几种:
1.雨水:含有地表和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氮磷元素;
2.环境中的粉尘,含有外来有机物和氮磷元素以及其他污染物;
3.景观水体中本身不断衍生死亡的未知生物积累而成的有机物等;
4.太阳暴晒导致的藻类污染。
景观水受周围环境、景观规模等影响,其污染源多样,污染物多变,污染成分复杂、不确定、没有针对性,因此其处理起来比常规的工业污水及生活用水更复杂。人工景观水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方法有循环过滤法、跌水曝气法、气浮生化法,循环过滤法对悬浮固体(SS)、泥沙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对于藻类、有机污染物等无法有效清除。同时,循环系统运行和维护成本高,仅适用于小水体,水体面积大成本急剧上升,不适用。跌水曝气法只可改善水体黑臭现象,对于抑制藻类、降解有机污染物、实现水质清澈并无明显处理效果。气浮生化法是投加絮凝剂絮凝,使藻类颗粒和悬浮物浮至水面,然后用刮板刮去。同时在水中加入生化填料,让水中的有机物得到有效分解,然后通过水体循环将有机物清除。该方法对施工方的技术要求较高,投资成本高,普通人员难以操作,同时气浮技术还要求水体循环,循环系统成本高,仅适用于小水体,水体面积大成本急剧上升,不适用。化学药剂法是依据化学原理,向水中投放化学药剂,主要为硝化细菌和絮凝剂,短期见效,但可能造成二次污染以及鱼类的死亡,效果容易出现反复,常用会产生抗药性。生物法是模拟生态系统的结构,对食物链中的生物进行合理配置,从而使食物链中各个生物之间能相辅相成, 使整个生态系统越来越稳定,最终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生物法适用范围广,大小面积水体都可以运用,系统稳定,无需更换,耗电量低,长期保持清澈,缺点是工程复杂,技术性强,难度较高,需要专业队伍来打造,普通人员难以操作。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景观水处理中投放的材料多为絮凝剂或化学药剂,其他可循环净化材料没有报道,且景观水处理手段大多成本较高、操作繁琐、技术性强,且或者效果低、或者水体适用范围窄,难以满足大众需求,还有待改进和提升。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法,简单易行低成本为重中之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978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