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空多孔型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82021.2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2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纪顺利;丁黎;杨文;李腾飞;李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22/14 | 分类号: | C08F222/14;C08F220/06;C08J9/26;B01J20/26;B01J2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9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酯 抗生素 中空 多孔 分子 印迹 聚合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空多孔型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1)步骤1、合成介孔硅微球:将81~405mmol的氟化铵(NH4F)和5~25mmol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溶解在一定量的蒸馏水中,80℃水浴搅拌,待其完全溶解为无色透明溶液后,逐滴加入9~45mL的正硅酸四乙酯(TEOS),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比为nSiO2∶nCTAB∶nNH4F=1∶0.125∶2,继续搅拌反应4~8h,经离心、水洗、醇洗、干燥之后,所得到的产物在空气气氛下,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550℃,焙烧6h得到MCM-41样品;
(2)步骤2、表面印迹聚合物的合成:称取0.25~1.25mmol模板分子溶于16~80mL乙腈和4~20mL甲醇组成的混合溶剂中,所述的模板分子为螺旋霉素,加入功能单体1~5mmol,所述的功能单体为甲基丙烯酸,将此混合溶液于室温下超声,使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充分混合;然后加入交联剂5~25mmol,所述的交联剂为多烯或烯酸酯类结构化合物,再加入步骤1得到的MCM-41介孔硅微球0.5~2.5g和热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150~750mg,超声混匀、氮气脱氧,将反应液置于60℃水浴中并在1000rpm转速下搅拌加热24h,所得淡黄色的产物经离心水洗、醇洗后,溶于装有体积比为8∶1的甲醇-乙酸混合液的锥形瓶中,振荡洗脱聚合物中的模板分子,乙醇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螺旋霉素表面印迹聚合物(MMIPs);
(3)步骤3、中空多孔印迹材料的合成:将步骤2得到的表面印迹聚合物(MMIPs)置于50mL聚四氟乙烯离心管中,加入10%浓氢氟酸-乙醇溶液至浸没为止,涡旋震荡5min,静置12h,以移除MCM-41介孔硅微球,离心、水洗至中性,干燥至恒重,得到本方法对目标分子具有特异选择性的中空多孔型分子印迹聚合物(HPMIPs)用来富集和选择性分离动物源食品中痕量的大环内酯类药物;
所述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的摩尔比为1∶4∶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空多孔型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CM-41介孔硅微球作为分子印迹表面聚合的核心并牺牲该核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空多孔型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剂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或者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空多孔型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模板分子的洗脱溶剂每5~8h更换一次,反复9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820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