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促进避免无线充电交叉连接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76999.8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7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威廉·H·范诺瓦克;爱德华·卡拉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20 | 分类号: | H02J50/20;H02J50/12;H02J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促进 避免 无线 充电 交叉 连接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用于促进避免无线充电交叉连接的系统和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对可充电装置进行充电的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可包含无线充电器,所述无线充电器包含无线电力天线以及耦合到所述无线电力天线且经配置以在至少一个充电区中产生无线充电场的无线电力发射器。所述无线充电场包含多个电力信号。所述无线充电器进一步包含通信天线以及耦合到所述通信天线且经配置以经由所述通信天线与所述可充电装置通信的收发器。所述无线充电器进一步包含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经配置以促进避免所述可充电装置与所述无线充电器和至少一个其它无线充电器的交叉连接,其中所述可充电装置从所述无线充电器的所述无线电力发射器接收电力同时与至少一个其它无线充电器通信。所述系统可包含可充电装置,所述可充电装置包含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经配置以产生经配置以由所述无线充电器接收的负载脉冲。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13/073559、申请日为2013年12月6日、发明名称为“用于促进避免无线充电交叉连接的系统和方法”的PCT申请进入中国国家阶段后申请号为201380064214.9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无线电力。更具体来说,本发明是针对用于在无线电力接收器与无线电力发射器之间建立通信的系统、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接收器可定位在所述发射器的无线充电区内但能够与一或多个额外无线电力发射器建立通信。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的数目和种类的电子装置经由可再充电电池供电。此类装置包含移动电话、便携式音乐播放器、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计算机外围装置、通信装置(例如,蓝牙装置)、数码相机、助听器,及其类似物。虽然电池技术已得到改进,但电池供电的电子装置越来越需要及消耗更大量的电力,进而常常需要再充电。可再充电装置常常经由有线连接通过物理地连接到电力供应器的电缆或其它类似连接器充电。电缆和类似连接器有时可能不方便或笨重,且具有其它缺点。能够在有待为可再充电的电子装置充电或向电子装置提供电力的自由空间中传递电力的无线充电系统可以克服有线充电解决方案的一些不足。由此,向电子装置有效且安全地传送电力的无线充电系统和方法是合乎需要的。
发明内容
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系统、方法和装置的各种实施方案各自具有若干方面,其中的单个方面并不单独负责本文所描述的所要属性。在不限制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的情况下,本文描述一些显要特征。
在附图和下文描述中阐述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标的物的一或多个实施方案的细节。其它特征、方面及优点将从描述、图及权利要求书变得显而易见。应注意,以下各图的相对尺寸可能未按比例绘制。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对可充电装置进行充电的无线充电器。所述无线充电器包括无线电力天线。所述无线充电器进一步包括无线电力发射器,其耦合到所述无线电力天线且经配置以在至少一个充电区中产生无线充电场。所述无线充电场包括多个电力信号。所述无线充电器进一步包括通信天线以及耦合到所述通信天线且经配置以经由所述通信天线与所述可充电装置通信的收发器。所述无线充电器进一步包括控制器,其经配置以促进避免所述可充电装置与所述无线充电器和至少一个其它无线充电器的交叉连接,其中所述可充电装置从所述无线充电器或所述至少一个其它无线充电器中的一者接收电力同时与所述无线充电器或所述至少一个其它无线充电器中的另一者通信。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对可充电装置进行充电的无线充电器。所述无线充电器包括用于在至少一个充电区中产生无线充电场的装置。所述无线充电场包括多个电力信号。所述无线充电器进一步包括用于与所述可充电装置通信的装置。所述无线充电器进一步包括用于促进避免所述可充电装置与所述无线充电器和至少一个其它无线充电器的交叉连接的装置,其中所述可充电装置从所述无线充电器或所述至少一个其它无线充电器中的一者接收电力同时与所述无线充电器或所述至少一个其它无线充电器中的另一者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769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