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双密封圈的轮毂单元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6069.4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6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连峰;王加荣;姜松俊;于永兴;王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轴研精密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5/063 | 分类号: | F16C35/063;F16C33/78;B60B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300 山东省临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圈 轮毂 单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双密封圈的轮毂单元,该轮毂单元包括轮毂壳、轴管以及位于轮毂壳与轴管之间的内轴承和外轴承,在内轴承、外轴承上还分别设有内骨架油封和外骨架油封,在内轴承的内圈与轴管处设有一道内密封圈,在外轴承的内圈与轴管处设有一道外密封圈。通过在外轴承的内圈与轴管处设有一道外密封圈,防止齿轮油进入到轮毂轴承单元脂润滑系统中去,有效防止轴承油脂与齿轮油的混合,确保油脂的清洁,延长轮毂轴承单元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重卡车桥轮毂轴承单元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双密封圈的轮毂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实践中发现,对于使用脂润滑的轮毂轴承单元的轮端系统,其油脂润滑系统(如图所示)是由内骨架油封4、内轴承3、轮毂壳6、外骨架油封10、外轴承11和内外轴承相接处的X油封12组成。内、外轴承的润滑就是由加注到里面的定量油脂来润滑,在这套润滑系统中,内、外轴承的内径与轴管1和外径是小间隙配合,内、外轴承之间的X油封12与两轴承内圈之间在工艺上存在密封不严的问题,使的灰尘和齿轮油有机会进入到润滑系统中去,传统的解决方法只在内轴承的内圈与轴管处设有一个“O”型密封圈2。“O”型密封圈2的存在,仅仅缓解了内轴承内圈与轴管处的小间隙所造成的密封不严的问题。由于外轴承内圈内径与轴管1的外径也是小间隙配合,压在外轴承的锁紧螺母9与垫片8也有间隙,轴管1内孔处过来的齿轮油就浸泡在此处,齿轮油容易从外轴承与轴管的小间隙进入单元脂润滑系统中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方案实现的,该轮毂单元包括轮毂壳、轴管以及位于轮毂壳与轴管之间的内轴承和外轴承,在内轴承、外轴承上还分别设有内骨架油封和外骨架油封,在内轴承的内圈与轴管处设有一道内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在外轴承的内圈与轴管处设有一道外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外密封圈为“O”形圈。
装配时,当整套轴承单元装到轴管上后,再依次放上外密封圈、垫片,锁紧螺母。使轮毂轴承单元具有双“O”形密封圈的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外轴承的内圈与轴管处设有一道外密封圈,防止齿轮油进入到轮毂轴承单元脂润滑系统中去,有效防止轴承油脂与齿轮油的混合,确保油脂的清洁,延长轮毂轴承单元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的装配图
图中:1、轴管 2、内密封圈 3、内轴承 4、内骨架油封 6、轮毂壳 7、外密封圈 8、垫片 9、锁紧螺母 10、外骨架油封 11、外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轮毂单元包括轮毂壳6、轴管1以及位于轮毂壳6与轴管1之间的内轴承3和外轴承11,在内轴承3、外轴承11上还分别设有内骨架油封4和外骨架油封10,在内轴承3的内圈与轴管1处设有一道内密封圈2,在外轴承11的内圈与轴管1处设有一道“O”形外密封圈7。装配时,当整套轴承单元装到轴管1上后,再依次放上外密封圈7、垫片8,锁紧螺母9。使轮毂轴承单元具有双密封圈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轴研精密轴承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轴研精密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60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