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DL-丙氨酸的三基因共表达载体及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65712.1 申请日: 2017-11-02
公开(公告)号: CN107794273B 公开(公告)日: 2021-05-07
发明(设计)人: 鞠建松;徐书景;王珊珊;孙晴晴;蔡晓;赵宝华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70 分类号: C12N15/70;C12N1/21;C12P13/06;C12N9/04;C12N9/06;C12N9/90;C12R1/19
代理公司: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代理人: 董金国
地址: 050024 河***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合成 dl 丙氨酸 基因 表达 载体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DL‑丙氨酸的三基因共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应用。根据同尾酶原理,将假坚强芽胞杆菌中编码丙氨酸脱氢酶(ald)、丙氨酸消旋酶(alr)和葡萄糖脱氢酶(gdh)基因串联插入到改造过的质粒pET‑22bNS上,构建三基因共表达载体pET‑22bNS‑G/A/A。所构建的三基因共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以重组菌株全细胞催化反应3h后L‑丙氨酸和D‑丙氨酸的产量最高,分别为7.0和6.5mg/mL,二者的最高合成效率分别为56.4和51.9mg/mL/d。本发明所构建的三基因共表达载体具有高效合成DL‑丙氨酸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DL-丙氨酸的三基因共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及应用,属于酶工程和化合物生物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DL-丙氨酸是一种非天然氨基酸,也是重要的手性中间体,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制药等方面,国内外市场对其需求量日渐增大。现有技术中,DL-丙氨酸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微生物发酵法、化学合成法和生物酶法,其中,化学合成法反应机制复杂、工艺过程长、生产成本高;发酵法生产周期长、设备投资大、分离复杂、成本高;生物酶法是利用微生物所产生的酶催化底物转化生成DL-丙氨酸,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污染少等优点,但由于所需酶蛋白的稳定性差、活性低、生产成本高。正是由于这些缺点的存在,上述三种方法均不符合工业化生产的要求,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开发高效合成DL-丙氨酸的生产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早在1997年日本京都大学Kenji Soda教授等提出利用4酶偶联合成D-氨基酸(Galkin et al.,1997),即利用甲酸脱氢酶、L-丙氨酸脱氢酶、丙氨酸消旋酶和D-氨基酸转氨酶协同作用参与催化合成D-氨基酸,该方法转化效率较高,但高活性、高稳定性的酶蛋白的获得是此方法能否成功开发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合成DL-丙氨酸的三基因共表达载体。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含合成DL-丙氨酸的三基因共表达载体的工程菌的培养和应用方法。

本发明基于上述方法,以葡萄糖脱氢酶替代甲酸脱氢酶,用于催化反应中还原型辅酶NADH的再生;利用同尾酶原理将葡萄糖脱氢酶(gdh)、丙氨酸脱氢酶(ald)和丙氨酸消旋酶(alr)三基因串联构建多基因共表达载体,使每个基因均带有独立的启动子(T7启动子)、核糖体结合位点(RBS)、终止子(T7终止子)等表达调控元件,各基因的表达相对独立;以含有多基因共表达载体的重组菌体全细胞进行催化,筛选获得了转化效率高的DL-丙氨酸生物合成新途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合成DL-丙氨酸的三基因共表达载体,其核苷酸序列由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4和SEQ ID No.6共同构成。其中:

(1)SEQ ID No.1所示序列为改造后表达载体pET-22bNS的表达区域的核苷酸序列,其中T7启动子和终止子附近分别含有限制内切酶NheI和SpeI的识别位点;

(2)SEQ ID No.2所示序列为编码基因gdh的核苷酸序列,其中第564位的碱基T突变为C;

(3)SEQ ID No.4所示序列为编码基因ald的核苷酸序列,其中第321位的碱基A突变为C;

(4)SEQ ID No.6所示为编码基因alr的核苷酸序列。

本发明还提供三个编码基因gdh、ald和alr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SEQ IDNo.5和SEQ ID No.7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含有上述三基因的共表达载体及宿主细胞。

本发明还提供含有上述三基因共表达载体的工程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师范大学,未经河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57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