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铬刚玉火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4857.1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1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彭丽娟;王德军;郁书中;汪朝晖;张海军;何国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马钢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105 | 分类号: | C04B35/105;C04B35/63;C04B35/63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尹婷婷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刚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铬刚玉火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铬刚玉火泥用在水口和座砖之间,其作用是填充水口和座砖之间的缝隙,减少钢水的渗透侵蚀;水口为铝碳材质,座砖为铝镁材质。火泥在使用过程中要长期接触钢水,要求有较高的耐钢水侵蚀性。根据施工条件,要求其具有适宜的粘性和良好的施工性能。现用火泥基本能满足使用需求,但存在耐侵蚀性不够高、粘性偏低等缺点,另外产品存放期限过低,存放过程中也容易沉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铬刚玉火泥及其制备方法。其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耐侵蚀性和粘性。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铬刚玉火泥,包括主料和外加剂,所述主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所述外加剂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黄糊精和磷酸二氢铝溶液,各组分占主料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羧甲基纤维素钠0.1~1%、黄糊精0.1~1%、磷酸二氢铝水溶液18~25%。
所述磷酸二氢铝水溶液的密度为1.0~2.0g/cm3。
进一步地,所述的铬刚玉火泥,包括主料和外加剂,所述主料优选为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所述外加剂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黄糊精和磷酸二氢铝溶液,各组分占主料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优选为:羧甲基纤维素钠0.2~0.5%、黄糊精0.3~0.6%、磷酸二氢铝水溶液20~23%。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铬刚玉火泥,包括主料和外加剂,所述主料优选为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所述外加剂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黄糊精和磷酸二氢铝溶液,各组分占主料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优选为:羧甲基纤维素钠0.2%、黄糊精0.5%、磷酸二氢铝水溶液22%。
所述α~Al2O3微粉的粒径为<5μm。
所述黄糊精为200目。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铬刚玉火泥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配方量的各固体原料加入泥浆搅拌机中混炼,混炼过程滴加磷酸二氢铝溶液,总混炼时间≥20分钟。
本发明公开的铬刚玉火泥的配方中,铬刚玉体系保证使用过程中有足够的耐侵蚀性和烧结强度,选择合适的粒度来保证火泥存放过程中不易沉降,同时加入合适的外加剂来保证火泥具有适当的粘性。不同原料规格及比例的确定考虑到产品的性能、原料特性及生产成本等因素,白刚玉作为骨料提供高的耐火度和抗侵蚀性,氧化铬粉增强高温抗侵蚀性,α-Al2O3提高火泥粘度,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黄糊精作为黏附结合剂防止火泥存放过程中分层沉降,磷酸二氢铝溶液与刚玉相反应生成磷酸铝从而获得较高的高温性能。
本发明公开的铬刚玉火泥的配方中原料的配比合理、生产制造简单,存放周期长。制备的铬刚玉火泥在马钢第一炼钢厂中包使用,现场反映施工性能良好、粘性适宜,耐侵蚀性强(15炉下线后渗钢约5cm左右),有效地提高了钢铁冶金的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铬刚玉火泥,包括主料和外加剂,所述主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所述外加剂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黄糊精和磷酸二氢铝溶液,各组分占主料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羧甲基纤维素钠0.2%、黄糊精0.5%、密度为1.5g/cm3的磷酸二氢铝水溶液22%。
所述铬刚玉火泥的制备方法如下:
(1)采用泥浆搅拌机生产,用前将其冲洗干净并保证处于干燥状态;
(2)根据搅拌机的生产能力和用量,按配比称取各固体原料,≤10Kg采用电子秤,≥10Kg采用磅秤,称量前对电子(磅)秤校验并校零;
(3)将称量好的各固体原料加入泥浆搅拌机中混炼,混炼过程中磷酸二氢铝水溶液缓慢地加入到泥料中,混炼中途随时观察泥料混炼情况,即泥料的涂抹性能,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
(4)混炼过程中注意搅拌机内各部分泥浆要保证均匀,若出现搅拌机靠内壁部位粉料混不匀情况,可停机将未混匀的粉料人工搅拌入泥料当中,总混炼时间≥20分钟后出料,不包括中途停机时间;
(5)混炼好的火泥按净重10±0.1Kg放入广口塑料桶中,密封包装,放置在阴凉干燥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马钢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马钢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48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棕刚玉的制作工艺
- 下一篇:电熔砖浇铸保温箱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