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种子的生产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4039.1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7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安雨禾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625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种子 生产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种子的生产方法及其应用。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甲水稻品种和乙水稻品种进行杂交或多品种复合杂交或生物、物理、化学等方法所产生性状杂合体,收集F1代水稻杂合种子;S2:将F1代水稻杂合种子播种并培育,收集F2代水稻种子;S3:将F2代水稻种子播种并培育,收集F3代水稻种子;S4:将F3代水稻种子播种并培育,然后自交,收集F4代水稻种子;S5‑1:将F4代水稻种子播种并培育,然后进行群体稳定性鉴定,对达到稳定标准的F4代群体的对应F3代的稻桩进行再生繁殖;将再生繁殖得到的材料继续培育,自交后收集种子,得到本发明所需的种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种子的生产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高约1.2米,叶长而扁,圆锥花序由许多小穗组成。所结子实即稻谷,去壳后称大米或米。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作为酿酒、制糖工业原料,稻壳、稻秆也有很多用处。水稻属于禾本科稻属,是一个极其古老的作物。据考古发现,水稻在我国的种植历史至少有7000年左右。世界上的栽培稻有亚洲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等。其中亚洲栽培稻种植面积大,遍布全球各稻区,所以称之为普通栽培稻。大量事实证明,我国南方至少是普通栽培稻的起源中心之一。由于稻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据知目前世界上可能超过有14万种的稻,而且科学家还在不停的研发新稻种,来提高产量。水稻种子的生产是通过种子的代代繁殖而完成,这就需要每一个代次生产的种子遗传上要基本一致,才能保持每一个代次生产的种子表现出一致性来。一般的方法是让繁殖材料自交八九代或者十多代后就会遗传上稳定了,就能保证繁殖材料的各世代的一致性。但是,此方法育种代数多,育种周期长,因此,还需要开发新型的水稻种子的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的水稻种子的生产方法,在繁殖材料仅自交二至三代后选择再自交一代后繁殖材料性状稳定的植物营养体进行再生苗繁殖,可保证其再自交一代后的繁殖材料总是保持一致性,完成品种的世代更替而保证品种的特性不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种子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甲水稻品种和乙水稻品种进行杂交或多品种复合杂交或生物、物理、化学等方法所产生性状杂合体,收集F1代水稻杂合种子;S2:将F1代水稻杂合种子播种并培育,收集F2代水稻种子;S3:将F2代水稻种子播种并培育,收集F3代水稻种子;S4:将F3代水稻种子播种并培育,然后自交,收集F4代水稻种子;S5-1:将F4代水稻种子播种并培育,然后进行群体稳定性鉴定,对部分达到稳定标准的F4代群体的对应F3代的稻桩进行再生繁殖;将再生繁殖得到的材料继续培育,自交后收集种子,最终得到本发明所需的水稻种子。本发明方法还包括步骤:S5-2:将F4代水稻种子播种并培育,然后进行群体稳定性鉴定,对部分达不到稳定标准的F4代群体,收集F5代水稻种子;S6-1:将F5代水稻种子播种并培育,然后进行群体稳定性鉴定,对部分达到稳定标准的F5代群体的对应F4代的稻桩进行再生繁殖;将再生繁殖得到的材料继续培育,自交后收集种子,即本发明所需的水稻种子。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步骤S5-1和S5-2中,繁殖为营养体再生苗繁殖。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步骤S4和S6-1中,将F3代或F4代水稻种子播种并培育得到的稻桩在隔离条件下进行周年再生种植,不间断地分株直至再生苗达到所需要的苗数为止。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步骤S4和S5-2中,周年种植的地点为水稻可周年生长的地区,包括海南岛等。
在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步骤S5和S6-1中,收集的种子可以进行群体生产应用。
本发明还保护水稻种子的生产方法在杂交水稻的恢复系种子生产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安雨禾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雅安雨禾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40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