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改良盐碱地进行油葵复种玉米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6626.8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4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G22/00;A01B79/02;A01C21/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55 | 代理人: | 王伟霞 |
地址: | 2611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改良 盐碱地 进行 复种 玉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盐碱地改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通过改良盐碱地进行油葵复种玉米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盐碱地改造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措施:
1、水利改良,淡水洗盐:适用于地势较高的排水良好的区域。
2、生物改良:改善盐碱地微生态环境,施用生物有机肥料,补充有机质的同时,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数量,使盐碱地土壤、植物和微生物之间建立新的微生态平衡,达到生物控制的目标。
3、化学改良:每公顷施石膏15吨左右,做基肥一次施入,也可结合当地实际的耕地碱斑和草原碱斑的改良土上。
4、深翻地,至少要下挖70公分以上,连续深翻2年到3年,才能基本解决浇灌时候泛碱的问题。
5、客土改良:在重碱斑地块,将碱斑挖深40cm,客土回填。
但是,以上每一种方法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点,每一种办法在单独使用时基本上都是治标不治本,现有技术中也一般是采取其中一个小的方面进行部分治理;所以需要一种科学的有效的综合治理方法对盐碱地进行改良,从根本上改良盐碱地,然后利用改良后的盐碱地种植相应的经济作物,维持和提高改良效果并带来经济效益。
油葵即为“油用向日葵”的简称,是中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油葵的葵花籽提取出的油脂,可榨出低胆固醇的高级食用葵花油。因为油葵具备生育期短,栽培管理简单,经济效益高、适应性广泛以及耐旱、耐寒、耐贫瘠的生长特点,得以在盐碱地区广泛种植。
因为油葵不能连续种植,需要轮作,因此在同一地块两次种植油葵间必须种植一次或几次其它作物。
通过将不同的改良措施结合起来,配合种植相应的植物,可以迅速在盐碱地区形成植被,然后通过人工和自然的调节过程,对盐碱地的土壤进行改良是最有效的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改良盐碱地进行油葵复种玉米的方法。该方法是在种植地块施改良肥,先犁耕再旋耕,覆盖地膜,种植油葵;油葵收获后,施肥,再种植玉米,这样通过施改良肥和种植油葵、玉米来维持和提高改良盐碱地的效果,达到盐碱地改良和增加经济效益双重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通过改良盐碱地进行油葵复种玉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整理地块:播种前先施加改良肥,经过犁耕和旋耕后整平土地,深翻20~25厘米,把地耙匀整平,并覆盖地膜;
b.适时播种:油葵播期宜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地膜上设置种植孔,在种植孔上进行点播,每穴两到五粒;点播用种量为每亩0.5千克,播种宜浅不宜深,3~5厘米,土壤墒情差时要造墒播种;油葵种植行距60~65厘米,株距25~30厘米,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可适当加大行距,降低株距,改善光照状况,增加产量;
c.苗期管理:查苗补苗,确保全苗,缺苗时在一对真叶时及时带土移栽,不易补种;在第一对真叶展开时进行间苗,第二或第三对真叶展开时进行定苗。
d.田间管理:1)肥水管理:油葵对肥料和水分的吸收前期较少,后期较多;应及时施肥、浇水;2)中耕除草:油葵生育期内要进行2~3次中耕,第一次中耕结合间苗进行,第二次中耕定苗一周后进行,第三次中耕在现蕾前进行,并结合培土,培土高度为10厘米以上,以促进油葵根深叶茂,防止倒伏;3)打杈通风:在花盘形成期,油葵中上部的腋芽会长出分枝,要及时摘除分枝,促进主茎花盘的生长;4)放蜂授粉:油葵是虫媒花作物,靠昆虫授粉才能结实;一般采用放养蜜蜂授粉,一箱蜂可负担5~6亩地授粉;如无蜂源,一定要人工辅助授粉,方法是将一对花盘对在一起,轻轻地搓一下即可,时间应从花盛开时开始,每隔1~2天进行一次,一般2~3次;每次授粉在早晨露水干后至上午11点效果最好;5)病虫害防治,对不同地区或不同品种进行相应的病虫害防治;
e.适时收获:一般是6月下旬到7月上旬收获,生理成熟期期间即可人工收获;
f.玉米选种:选用生育期相对较短的品种;
g.播种:油葵收获后,采用播种施肥一体化播种机铁茬播种,同时施加改良肥;注意及时清理田块内的油葵秆,播种时亩播种量为2~2.5公斤,株距0.3米,行距0.5米;
h.田间管理:主要是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玉米追肥要求施加攻穗肥、补施攻粒肥,玉米大喇叭口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需肥、需水量最大,追施攻穗肥可随浇水时每亩施加尿素10~20公斤;攻粒肥是从开花到授粉时期的追肥,一般视玉米长势而定,如需追肥则每亩追加尿素8~10公斤;病虫害主要是防治玉米螟、蚜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66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