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配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6118.X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2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云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5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絮凝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配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染料废水的治理已经成为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早期,常用的染料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絮凝沉淀法、化学氧化法、膜分离法和生物讲解法。这些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染料废水中染料的含量,但仍然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缺陷,例如,因吸附率低、处理成本过高和对染料废水成分变化的适应性差,结果是对染料的去除效果欠佳,另外在处理过程中还可能会产生有毒有害副产物或者大量污泥,从而导致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絮凝效果显著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的复配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复配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壳聚糖与石墨烯的均匀混合后加入冰醋酸,搅拌溶胀一段时间后加入硅酸钠于恒温水浴中进行搅拌交联,接着用碱性溶液进行洗涤,干燥、碾磨、筛分最终制得所需的交联型壳聚糖/活性炭;其中,所述制备方法中壳聚糖、石墨烯、冰醋酸三者质量比为8~10:3~2:1。
所述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所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硅酸钠的浓度为15mg/L。
所述搅拌时间为2-3h。
所述水浴温度为40-5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本发明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将壳聚糖石墨烯利用硅酸钠进行交联,使得吸附絮凝效果更为稳定,对于染料废水具有显著的絮凝沉淀效果,有效的提高了废水的去除率,处理后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复配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壳聚糖与石墨烯的均匀混合后加入冰醋酸,搅拌溶胀一段时间后加入硅酸钠于恒温水浴中进行搅拌交联,接着用碱性溶液进行洗涤,干燥、碾磨、筛分最终制得所需的交联型壳聚糖/活性炭;其中,所述制备方法中壳聚糖、石墨烯、冰醋酸三者质量比为8:3:1。
所述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所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硅酸钠的浓度为15mg/L。
所述搅拌时间为3h。
所述水浴温度为40℃。
实施例2
一种复配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壳聚糖与石墨烯的均匀混合后加入冰醋酸,搅拌溶胀一段时间后加入硅酸钠于恒温水浴中进行搅拌交联,接着用碱性溶液进行洗涤,干燥、碾磨、筛分最终制得所需的交联型壳聚糖/活性炭;其中,所述制备方法中壳聚糖、石墨烯、冰醋酸三者质量比为10:2:1。
所述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所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硅酸钠的浓度为15mg/L。
所述搅拌时间为2h。
所述水浴温度为50℃。
实施例3
一种复配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壳聚糖与石墨烯的均匀混合后加入冰醋酸,搅拌溶胀一段时间后加入硅酸钠于恒温水浴中进行搅拌交联,接着用碱性溶液进行洗涤,干燥、碾磨、筛分最终制得所需的交联型壳聚糖/活性炭;其中,所述制备方法中壳聚糖、石墨烯、冰醋酸三者质量比为9:3:1。
所述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所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硅酸钠的浓度为15mg/L。
所述搅拌时间为3h。
所述水浴温度为45℃。
实施例4
一种复配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壳聚糖与石墨烯的均匀混合后加入冰醋酸,搅拌溶胀一段时间后加入硅酸钠于恒温水浴中进行搅拌交联,接着用碱性溶液进行洗涤,干燥、碾磨、筛分最终制得所需的交联型壳聚糖/活性炭;其中,所述制备方法中壳聚糖、石墨烯、冰醋酸三者质量比为9:2:1。
所述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所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硅酸钠的浓度为15mg/L。
所述搅拌时间为2h。
所述水浴温度为50℃。
实施例5
一种复配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壳聚糖与石墨烯的均匀混合后加入冰醋酸,搅拌溶胀一段时间后加入硅酸钠于恒温水浴中进行搅拌交联,接着用碱性溶液进行洗涤,干燥、碾磨、筛分最终制得所需的交联型壳聚糖/活性炭;其中,所述制备方法中壳聚糖、石墨烯、冰醋酸三者质量比为10:2:1。
所述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所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硅酸钠的浓度为15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云,未经陈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61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染企业尾水深度处理中接触絮凝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