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苯肽胺酸和增产胺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9181.0 | 申请日: | 2017-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5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无龄康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37/30 | 分类号: | A01N37/30;A01N33/10;A01P2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31 | 代理人: | 张汉青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苯肽胺酸 增产 植物 生长 调节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长调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苯肽胺酸和增产胺为有效活性成分复配的二元复合物,主要用于农作物上调节生长。
背景技术
苯肽胺酸(N-苯基邻苯二甲酸单酰胺CAS登录号4727-29-1),为一种具有室温活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叶面喷施,能迅速渗入到植物体内,促进营养物质输送到花蕾的生长点;增强植物细胞的活力,促进叶绿素的合成,利于授粉、受精,具有诱发花蕾成花结果作用;防止生理及采前落果,自然成熟期可提前5~7天。有明显的保花、保果作用,对坐果率低的作物可提高其产量。
增产胺(DCPTA),化学名称:2-(3,4-二氯苯氧基)三乙胺(CAS登录号65202-07-5),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植物的茎叶吸收,能够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增强生物酶的活性并增加植物油、类脂肪的含量,使得植物增产增收,并且对人畜无任何毒害,无残留。
对目标植物而言,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外源的非营养性化学物质,通常可在植物体内传导至作用部位,以很低的浓度就能促进或抑制其生命过程的某些环节,使之向符合人类的需要发展。每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有特定的用途,而且应用技术要求相当严格,只有在特定的施用条件下才能对目标植物产生特定的功效。往往改变浓度就会得到相反的结果,例如在低浓度下有促进作用,而在高浓度下则变成抑制作用。苯肽胺酸和增产胺作用机理不同,相互复配在一定比例范围内有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分合理,协同增效作用显著,促进作物生长,增产明显,且对农作物安全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苯肽胺酸和增产胺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制剂剂型。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用于水稻、小麦等作物上调节生长的用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苯肽胺酸和增产胺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由苯肽胺酸和增产胺组成,苯肽胺酸和增产胺在组合物中的重量比为30:1-1:1,优选重量比为20:1~1:1。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苯肽胺酸和增产胺在组合物中的重量比为10:1。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苯肽胺酸和增产胺在组合物中的重量比为7:1。
本发明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中,苯肽胺酸和增产胺的总重量百分含量为0.1%~85%,优选苯肽胺酸和增产胺的总重量百分含量为1%~70%。
本发明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可以制备成适合农业生产上使用的任意应用剂型,比较好的应用剂型有可溶液剂、可湿性粉剂等。
本发明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制备的各种应用剂型中,除了有效活性成分外,还包括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各种辅助成分。
所述的辅助成分包括但不限于溶剂、乳化剂、润湿剂、分散剂、稳定剂和填料等,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所述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各种应用剂型的生产工艺均属现有已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对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具有极好地促进作用,将苯肽胺酸和增产胺按照一定的比例复配使用,混剂的增产效果比单剂单独使用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协同增效作用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以下所述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对于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原则所做的修改、替换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以下物质含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苯肽胺酸10%、增产胺1%、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磷酸酯10%、环己酮5%、乙酸乙酯12%、环氧大豆油5%,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将上述物料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即可制得11%苯肽胺酸·增产胺可溶液剂。
采用上述11%苯肽胺酸·增产胺可溶液剂用于田间水稻上调节生长:11%苯肽胺酸·增产胺可溶液剂按50mg a.i./kg施用后,水稻增产率为13.95%;10%苯肽胺酸可溶液剂按50mg a.i./kg施用后,水稻增产率为2.17%;1%增产胺可溶液剂按50mg a.i./kg施用后,水稻增产率为5.86%。可见,苯肽胺酸和增产胺复配后协同增效作用显著,对水稻的增产率要明显高于各单剂单独使用,同时,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施用11%苯肽胺酸·增产胺可溶液剂后对水稻产生药害。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无龄康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无龄康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91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