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验证的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5257.6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4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方达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1 | 分类号: | G06F21/31;G06F21/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52385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验证 方法 装置 移动 终端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验证的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终端设备中存储的用户数据的安全性越来越被用户所重视,为此,很多终端设备中都设置了指纹识别模块,通过指纹识别来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而且也为用户的身份验证带来便捷,用户只需要将手指放置在指纹识别模块上就可以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而无需繁琐的设置并记忆数字密码或者手势图形密码。
尽管相对于当前常用的手势图形密码、字符密码等,指纹的安全性能够得到极大保证,但是,在某些特殊场景下,譬如当用户遇到传销或打劫等情况时,歹徒可能会强制要求用户进行如指纹解锁和指纹支付等操作,从而造成用户信息的泄露,甚至产生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验证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某些特殊场景下造成的用户信息的泄露,甚至产生经济损失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验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
若所述验证信息与设定的第一验证信息相匹配,则确定验证通过;
若所述验证信息与设定的第二验证信息相匹配,则继续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当继续获取的验证信息与所述第一验证信息相匹配时,确定验证未通过。
可选地,所述第一验证信息和所述第二验证信息的类型相同,且所述第一验证信息的内容与所述第二验证信息的内容不同。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验证信息与设定的第二验证信息相匹配,则获取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
若所述身份信息与设定的第三验证信息相匹配,则确定验证通过。
可选地,所述若所述身份信息与设定的第三验证信息相匹配,则确定验证通过之后,还包括:
在下一次安全验证过程中,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
若所述验证信息与设定的第一验证信息相匹配,则确定验证通过。
可选地,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验证信息的类型不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验证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验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
第一安全验证模块,用于若所述验证信息与设定的第一验证信息相匹配,则确定验证通过;若所述验证信息与设定的第二验证信息相匹配,则继续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当继续获取的验证信息与所述第一验证信息相匹配时,确定验证未通过。
可选地,所述第一验证信息和所述第二验证信息的类型相同,且所述第一验证信息的内容与所述第二验证信息的内容不同。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身份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若所述验证信息与设定的第二验证信息相匹配,则获取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
第二安全验证模块,用于若所述身份信息与设定的第三验证信息相匹配,则确定验证通过。
可选地,所述验证信息获取模块,还用于在下一次安全验证过程中,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
所述第一安全验证模块,还用于若所述验证信息与设定的第一验证信息相匹配,则确定验证通过。
可选地,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验证信息的类型不同。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验证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验证的方法的步骤。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若该验证信息与设定的第一验证信息相匹配,则确定验证通过,而如果该验证信息与设定的第二验证信息相匹配,则继续获取用户输入的验证信息,当继续获取的验证信息与第一验证信息相匹配时,确定验证未通过,这样,通过设定的不同验证信息,控制安全验证是否通过,能够保证终端设备中存储的文件或数据不会被泄露,提高了用户信息的安全性,避免用户的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52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