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电机的耐变速箱油无卤阻燃槽绝缘材料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5183.6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9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红;李永让;周成;夏宇;徐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巨峰电气绝缘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3/08 | 分类号: | H01B3/08;H01B3/40;H01B3/42;H01B17/60;B32B17/02;B32B17/10;B32B27/28;B32B7/12;B32B33/00;C09J175/04;C09J163/00;C09J11/04;C09J11/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汪青 |
地址: | 2152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汽车电机 变速箱 油无卤 阻燃 绝缘材料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绝缘材料领域,涉及一种绝缘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机的耐变速箱油无卤阻燃槽绝缘材料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聚酯薄膜聚芳纤维纸复合材料采用二面NOMEXTM聚芳纤维纸与聚酯薄膜粘结复合而成,兼有聚酯薄膜良好的柔韧性、优异的机械强度、介电性能和NOMEXTM纸良好的抗撕强度和吸漆能力,是可靠的耐热F级电机绝缘材料。即聚酯薄膜聚芳纤维纸复合材料用于F级电机及发电机的槽间绝缘,也可用作干式变压器的层间、间隔绝缘和对地绝缘。现有的复合材料通常使用PU胶,其产品干胶含量5-10g/m2,但是其耐热等级仅为F级,粘结强度不够高,不耐变速箱油,而且不具有阻燃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电机用耐变速箱油无卤阻燃槽绝缘材料,其耐热等级可达F、H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的无卤阻燃F、H级槽绝缘材料,它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编织玻璃布、聚苯硫醚薄膜和第二编织玻璃布,所述第一编织玻璃布和所述聚苯硫醚薄膜之间和所述聚苯硫醚薄膜和所述第二编织玻璃布之间通过复合胶粘结,所述复合胶包括PU胶、环氧胶和无卤阻燃剂,所述PU胶、无卤阻燃剂与环氧胶的质量比为8~10:0.5~2:1;所述环氧胶包括改性环氧树脂和环氧树脂固化剂,其质量比为4~8:1。
优化地,所述复合胶由PU胶、环氧胶和无卤阻燃剂混合而成。
优化地,所述改性环氧树脂由液体环氧树脂和固体环氧树脂按质量比为0.5~2:1组成。
优化地,所述环氧树脂固化剂为选自芳香族二胺类固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优化地,所述复合胶在使用时先用溶剂稀释,随后涂覆或浸渍在所述耐高温、耐腐蚀且本质阻燃的聚苯硫醚薄膜的表面,再置于烘箱中加热去除溶剂。
进一步地,所述溶剂为选自醋酸乙酯、甲乙酮和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它的干胶含量为15~30g/m2。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电动汽车电机的耐变速箱油无卤阻燃槽绝缘材料在电机绕制线圈和电器中的应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电动汽车电机的耐变速箱油无卤阻燃槽绝缘材料,通过采用编织玻璃布、聚苯硫醚薄膜作为基材,赋予槽绝缘材料更高的耐热性能,机械性能和阻燃性能,其耐热等级可达F、H级,同时采用特定质量比例的PU胶、环氧胶、无卤阻燃剂组成的复合胶,所制得的F、H级槽绝缘材料具有交联密度高、耐变速箱油、良好的阻燃性和高机械强度等诸多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电动汽车电机的耐变速箱油无卤阻燃槽绝缘材料,它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编织玻璃布、聚苯硫醚薄膜和第二编织玻璃布,所述第一编织玻璃布和所述聚苯硫醚薄膜之间和所述聚苯硫醚薄膜和所述第二编织玻璃布之间通过复合胶粘结,所述复合胶包括PU胶、环氧胶和无卤阻燃剂,所述PU胶、无卤阻燃剂与环氧胶的质量比为8~10:0.5~2:1;所述环氧胶包括改性环氧树脂和环氧树脂固化剂,其质量比为4~8:1。通过采用编织玻璃布、聚苯硫醚薄膜作为基材,赋予槽绝缘材料更高的耐热性能,机械性能和阻燃性能,同时采用特定质量比例的PU胶、环氧胶、无卤阻燃剂组成的复合胶,所制得的F、H级槽绝缘材料具有交联密度高、耐变速箱油、良好的阻燃性和高机械强度等诸多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巨峰电气绝缘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巨峰电气绝缘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51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