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铝合金型材钢圈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4998.2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9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金传广;尤汉春;宋大顺;陈西府;徐晓洪;刘兆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广盛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7/65;C09D7/61;C22C21/08;C22C21/02;C22C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86 | 代理人: | 龚建良 |
地址: | 22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铝合金 钢圈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圈,具体涉及一种耐磨铝合金型材钢圈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铝合金材料在经过拉伸、卷制后再进行焊接即形成铝合金型材钢圈,因为特殊的强度要求,所以要求钢圈材料既要满足本身材料特性,又要易于拉伸和保证牢固焊接。
钢圈用涂料除了要求有良好的表面质量和施工性外,还需要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而又不同的要求,有些要求涂膜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有些要求涂膜应具有优异的耐盐雾性和耐候性,而现有的许多涂料,耐磨性不足,附着力低,尤其在是使用环境相对恶劣下,容易刮破、耐用性差。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在拉伸时不易断裂,能够进行牢固焊接,具有密度小、力学性能高的特点,适合于钢圈制作的耐磨铝合金型材钢圈材料。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一种耐磨铝合金型材钢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算:Si 0.2-0.6%,Fe 0.1-0.5%,Cu 0.15-0.25%,Mn 0.05%,Mg 0.45-0.9%,Cr 0.05-0.1%,其余为Al。
采用上述方案后,铝合金材料在拉伸时不易断裂,能够进行牢固焊接,同时具有密度小、力学性能高的特点。
所述耐磨铝合金型材钢圈外侧涂有耐磨涂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包括氟化烷基硅酸酯、芥酸酰胺、环氧树脂、纳米抗刮耐磨粉、偶联剂及碳化硅微粉,所述氟化烷基硅酸酯与所述芥酸酰胺的质量比为0.5:100~10:100,所述纳米抗刮耐磨粉与所述芥酸酰胺的质量比为1:100~20:100,所述碳化硅微粉与所述芥酸酰胺的质量比为0.5:100~10:100,所述偶联剂与所述芥酸酰胺的质量比为1:100~10:100,所述环氧树脂与氟化烷基硅酸酯的质量比为1:2-1:4。
所述纳米抗刮耐磨粉的粒径为4000目-80目。
所述纳米抗刮耐磨粉为主要成分为聚甲基硅氧烷的有机热固型硅酮树脂聚合物。
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所述碳化硅微粉的粒径为4000目-80目。
所述耐磨涂料还包括硅烷消泡剂,且所述消泡剂与所述芥酸酰胺的质量比为0.1:100~2:1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一种耐磨铝合金型材钢圈材料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实干时间短,耐磨防断裂性能好,耐磨性能优异,附着力好,成本低,耐化学和抗冲击性强,在高速气流、砂石和水流的冲刷、机械力的作用下,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断裂或者脱落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耐磨铝合金型材钢圈材料,所述铝合金型材钢圈由以下成分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算:Si 0.6%,Fe 0.1%,Cu 0.25%,Mn 0.05%,Mg 0.45%,Cr 0.05%,其余为Al。
所述耐磨铝合金型材钢圈外侧涂有耐磨涂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包括氟化烷基硅酸酯、芥酸酰胺、环氧树脂、纳米抗刮耐磨粉、偶联剂及碳化硅微粉,所述氟化烷基硅酸酯与所述芥酸酰胺的质量比为0.5:100,所述纳米抗刮耐磨粉与所述芥酸酰胺的质量比为1:100,所述碳化硅微粉与所述芥酸酰胺的质量比为10:100,所述偶联剂与所述芥酸酰胺的质量比为10:100,所述环氧树脂与氟化烷基硅酸酯的质量比为1:2-1:4。
所述纳米抗刮耐磨粉的粒径为4000目。
所述纳米抗刮耐磨粉为主要成分为聚甲基硅氧烷的有机热固型硅酮树脂聚合物。
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所述碳化硅微粉的粒径为4000目。
所述耐磨涂料还包括硅烷消泡剂,且所述消泡剂与所述芥酸酰胺的质量比为2:100。
实施例2
一种耐磨铝合金型材钢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算:Si 0.2%,Fe 0.1%,Cu 0.25%,Mn 0.05%,Mg 0.45%,Cr 0.1%,其余为Al。
采用上述方案后,铝合金材料在拉伸时不易断裂,能够进行牢固焊接,同时具有密度小、力学性能高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广盛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广盛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49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