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联锁系统及其冗余切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01027.2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2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冬;刘贞;敖奇;张利峰;赵雪江;叶峰;张夫松;陈代英;邹未栋;吕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20 | 分类号: | G06F11/20;G06F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联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4 | 代理人: | 王冲;吴鑫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联锁 系统 及其 冗余 切换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联锁系统及其冗余切换方法,包括联锁子系统,联锁子系统包含相同并互联的联锁I系和联锁II系,其中:联锁I系和联锁II系均包括两个硬件相同且采用任务级同步的CPU,该两个CPU分别运行由不同的编译器来编译相同程序代码产生的可执行文件。本发明采用异构的软/硬件、固定差异的程序开始运行时间来减少共模故障发生的概率,在降低共模故障的同时,降低了开发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起到了降低调试和维护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站的计算机联锁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轨道交通联锁平台开发中,联锁体系结构一般采用2乘2取2平台。由A,B两系相同的2取2结构组成,每系母版设置两个硬件完全相同的CPU(中央处理器),内部运行一套共同的软件。正常情况下一系为逻辑主用,另外一系为逻辑备用,每一系的两个CPU采用时钟级同步,当主系发生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备系。但是,由于采用时钟级同步,直接受制于CPU的主处理频率,即CPU时钟频率不能太快,否则将由于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运算而影响周期内的数据同步。
目前,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升,时钟级同步的计算机已大大落后于现有的通用计算机。再者,双CPU时钟同步方式存在无法在两个CPU中实现两套不同算法的缺点,无法消除软件的共模故障。
因此当前很多研究提出采用软件和硬件同时异构的热冗余2乘2取2热备切换机制,比如CN201410459448.X,将两台硬件异构且采用任务级同步的CPU分别运行两套不同的软件,以消除软件的共模故障。但这种冗余方式开发难度大,调试和维护的要求比较高,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联锁系统及其冗余切换方法,采用异构的软/硬件、固定差异的程序开始运行时间来减少共模故障发生的概率,在消除共模故障的同时,降低了开发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起到了降低调试和维护的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计算机联锁结构,包括联锁子系统,联锁子系统包含相同并互联的联锁I系和联锁II系,其中:
联锁I系和联锁II系均包括两个硬件相同且采用任务级同步的CPU,该两个CPU分别运行由不同的编译器编译相同程序代码产生的可执行文件。
进一步的,两个CPU分别运行由Visual C++和Watcom C编译器编译相同程序代码产生的可执行文件。
进一步的,还包括IO子系统、控显和维护子系统,联锁子系统接收来自控显子系统人机对话层操作信息和IO子系统采集的设备状态信息,进行安全逻辑运算,通过IO子系统对外部设备进行实际控制。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IO子系统包含相同的IO I系和IO II系,IO I系和IO II系分别与联锁I系和联锁II系连接;
IO I系和IO II系均包括两个硬件相同的CPU,该两个CPU分别运行两套不同的软件。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IO子系统包含相同的IO I系和IO II系,IO I系和IO II系分别与联锁I系和联锁II系连接;
IO I系和IO II系均包括两个硬件异构的CPU,该两个CPU分别运行两套不同的软件。
进一步的,IO I系和IO II系均包括输入采集单元,输入采集单元通过动态发码方式采集静态直流电压,由输入采集机笼内的两个独立CPU单元分别进行采集,然后发送至联锁子系统并由其对采集结果进行比较,比较一致认为采集数据有效,否则采集数据无效,构成二取二故障-安全采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10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