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行车减震后座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5007.0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4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艾佰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02 | 分类号: | B62J1/02;B62J7/04;B62J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13***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后座 底座 底部固定杆 减震后座 减振缓冲 手扶把手 后座 自行车 侧面固定 侧面设置 固定缺口 海绵软垫 左右两侧 减振块 手扶 刹车 摔倒 颠簸 把手 基层 安全 | ||
本发明创造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减震后座,包括自行车后座底座,所述自行车后座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后座减振缓冲基层,所述后座减振缓冲基层的上方设置有海绵软垫,所述自行车后座底座的下方设置有底部固定杆,所述底部固定杆上设置有底部固定杆减振块,且底部固定杆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固定缺口,所述自行车后座底座的前方设置有侧面固定杆,且自行车后座底座的侧面设置有手扶把手;本发明创造在自行车后座底座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手扶把手之后,在乘坐者乘坐自行车时,就可以用手扶住手扶把手来对自身进行固定,就避免了因为颠簸,或者刹车而使得乘坐者摔倒的状况,使用起来更加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自行车后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车减震后座。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人类发明的最成功的一种人力机械之一,它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清朝康熙年间,黄履庄潜心研制了自行车。《清朝野史大观》记载:“黄履庄所制双轮小车一辆,长三尺余,可坐一人,不须推挽,能自行。行时,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住随挽日足行八十里。”由此可见,他制造的自行车,前后各有一个轮子,骑车人手摇轴旁曲拐,车就能前进,这是史料最早记载的自行车。黄履庄以后大约100年,法国人西夫拉克1790年才制成了木制自行车,真正具有现代形式的自行车是在1874年诞生的。英国人罗松在1874年的一年时间里,别出心裁地在自行车上装上了链条和链轮,用后轮的转动来推动车子前进。但仍然是前轮大,后轮小,看起来不够协调,不稳定。1886年,英国的约翰.k.斯塔利,是一位机械工程师,从机械学,运动学的角度设计出了新的自行车样式,为自行车装上了前叉和车闸,前后轮的大小相同,以保持平衡,并用钢管制成了菱形车架,还首次使用了橡胶车轮。
然而现有的自行车后座在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现有的自行车鞍座使用时,乘坐车坐在上面会感觉到车后座非常的硬,而且遇到不平整的道路时,会感觉到非常的颠簸,当天气比较冷时,钢接触到铁质的后座会感觉到非常的凉,出现不适的感觉。
发明创造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减震后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自行车鞍座使用时,乘坐车坐在上面会感觉到车后座非常的硬,而且遇到不平整的道路时,会感觉到非常的颠簸,当天气比较冷时,钢接触到铁质的后座会感觉到非常的凉,出现不适的感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减震后座,包括自行车后座底座,所述自行车后座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后座减振缓冲基层,所述后座减振缓冲基层的上方设置有海绵软垫,所述自行车后座底座的下方设置有底部固定杆,所述底部固定杆上设置有底部固定杆减振块,且底部固定杆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固定缺口,所述自行车后座底座的前方设置有侧面固定杆,且自行车后座底座的侧面设置有手扶把手。
优选的,所述手扶把手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手扶把手分别安装在自行车后座底座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底部固定杆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底部固定杆分别安装在自行车后座底座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底部固定杆减振块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底部固定杆减振块分别两两对应安装在底部固定杆的三分之一处。
优选的,所述后座减振缓冲基层与自行车后座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创造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在自行车后座底座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手扶把手之后,在乘坐者乘坐自行车时,就可以用手扶住手扶把手来对自身进行固定,就避免了因为颠簸,或者刹车而使得乘坐者摔倒的状况,使用起来更加的安全;在两侧设置有两个底部固定杆之后,对于后座的固定将会更加的稳固,使用起来更加的安全;有底部固定杆减振块之后,使得底部固定杆具有的减振的性能,当遇到颠簸的道路时,就会使得自行车的乘坐更加的舒适;设置有后座减振缓冲基层之后,增加了自行车的减振性能,使用起来更加的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艾佰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艾佰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50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