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拔模斜度的注塑模具及脱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4682.1 | 申请日: | 201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1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张陆生;李文哲;刘健;徐佳驹;张维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40;B29C45/6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1 | 代理人: | 侯艳艳 |
地址: | 266114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拔模 斜度 注塑 模具 脱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具体是一种无拔模斜度的注塑模具及脱模方法。
背景技术
产品注塑成型时,由于产品在脱模过程中与模具内壁之间摩擦,会在产品侧壁沿脱出方向留下擦伤痕迹。目前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增加产品侧壁拔模斜度,然而,有拔模角度的产品,相比无拔模斜度的产品,会在产品内部产生多余空间以及在产品外部产生多余胶位,内部多余空间会影响产品的装配紧凑性,浪费空间,外部多余胶位会造成产品正面投影面积大,棱角感差,视觉效果差;且即使增加了拔模斜度,产品依然有被模具拉伤的可能,量产过程中需经常抛光维护,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无拔模斜度的注塑模具及脱模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提出的无拔模斜度的注塑模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拔模斜度的注塑模具,包括静模和动模,所述静模和动模共同构成模具型腔,模具型芯位于所述动模上,所述模具型芯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动模上的固定镶块和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动模上的滑动镶块,所述滑动镶块位于所述固定镶块的外部并参与成型产品的内壁;所述静模包括有可沿开合模方向运动的浮动模板和对浮动模板的最大行程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滑动镶块向内收缩滑动的驱动结构;所述动模和所述浮动模板在分型面未分离之前由开闭器连接。
所述滑动镶块包括与产品各侧边相对应设置的主滑块和与产品角部相对应设置的辅助滑块;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斜导柱和油缸,所述斜导柱固设在所述浮动模板上,所述主滑块上设有与所述斜导柱相配合的斜孔;所述油缸固设在所述动模上,且其伸缩杆连接于所述辅助滑块。
所述主滑块面向所述固定镶块的侧面上固设有耐磨板。
所述动模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模具型芯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楔紧板和将楔紧板固连在所述静模上的连接件,所述楔紧板与所述固定镶块相对设置,且所述楔紧板位于所述浮动模板上方,所述浮动模板上设有避让所述连接件的通孔,所述楔紧板与所述浮动模板之间存在行程间隙;所述斜导柱固设在楔紧板上。
所述静模上设有浮动模板导向机构。
所述浮动模板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楔紧板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无拔模斜度的注塑模具的脱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第一阶段开模:注塑模具缓慢开模,注塑机带动动模进而通过开闭器带动静模上的浮动模板缓慢后移,在动模及浮动模板后移过程中,动模上的滑动镶块在驱动结构的驱动下向内收缩滑动,开模至浮动模板的最大行程时,浮动模板由限位结构限位停止后移,同时,开闭器断开连接,分型面开始分离,进入第二阶段开模;
2)第二阶段开模:快速开模,至静模和动模完全分开;
3)顶出机构顶出产品。
所述步骤1)中注塑模具开模速度为0.5-3mm/s,所述步骤2)中注塑模具开模速度为400-600mm/s。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通过该模具结构可以实现产品的无斜度脱模,减小产品的装配间隙,结构紧凑,减小装配后产品体积;
2)避免了开模导致产品拉伤问题,使产品无需反复抛光,减少因停机抛光耽误生产的情况,提高生产效率;
3)模具动作机构均为机械结构,可靠稳定,易制作,易维护;
4)通过该模具结构可以实现有纹理的产品的无斜度脱模,可以在制件侧面制作纹理,从而极大扩展了产品外观的多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无拔模斜度的注塑模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无拔模斜度的注塑模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无拔模斜度的注塑模具第二阶段开模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无拔模斜度的注塑模具的动模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无拔模斜度的注塑模具的静模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46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脆肉型葡萄的取汁设备
- 下一篇:增强型复合管的生产设备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