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救生圈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2783.5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9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麦敢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博学求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135 | 分类号: | B63C9/135;B63C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51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救生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生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救生圈是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现有的救生圈功能单一,技术存在的不足处有:救生圈重量轻、易破损、易漏气,达不到安全救生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救生圈。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救生圈功能单一,技术存在的不足处有:救生圈重量轻、易破损、易漏气,达不到安全救生的效果,提出了一种智能救生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救生圈,由圈体1、内圈2、反光条3、GPS定位器4、蜂鸣器5、预警灯6、魔术贴圆毛7、电路总开关8、储物仓9、蓄电池10、坐垫布11、魔术贴刺毛12构成,内圈2位于圈体1的内部,圈体1采用聚乙烯材料,内圈2内部填充聚氨酯闭孔泡沫,反光条3位于圈体1外表面,设有三个反光条3,GPS定位器4、蜂鸣器5、电路总开关8分别通过防水囊镶嵌在圈体1外表面凹坑内,预警灯6分别通过防水囊镶嵌在圈体1外表面左右两侧凹坑内,蓄电池10位于圈体1内部左侧,蓄电池10通过导线连接电路总开关8,电路总开关8通过导线与GPS定位器4、蜂鸣器5、预警灯6相连接,魔术贴圆毛7位于圈体1外表面上下两侧,储物仓9位于圈体1和内圈2中间,坐垫布11位于储物仓9内部,坐垫布11为长条形,长度与圈体1长度相同,魔术贴刺毛12位于坐垫布11两端。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救生圈无需充气、不漏气、具有耐高温、耐用、不怕压、浮力强、功能多优点,有效的加大安全救生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正面剖视图
图3是储物仓9的内部放置东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图2,图3,本发明由圈体1、内圈2、反光条3、GPS定位器4、蜂鸣器5、预警灯6、魔术贴圆毛7、电路总开关8、储物仓9、蓄电池10、坐垫布11、魔术贴刺毛12构成。
内圈2位于圈体1的内部,圈体1采用聚乙烯材料,内圈2内部填充聚氨酯闭孔泡沫,无需充气,不漏气,具有不怕压,浮力强优点,反光条3位于圈体1外表面,设有三个反光条3,可以在夜间反射周围的光线,GPS定位器4、蜂鸣器5、电路总开关8分别通过防水囊镶嵌在圈体1外表面凹坑内,预警灯6分别通过防水囊镶嵌在圈体1外表面左右两侧凹坑内,蓄电池10位于圈体1内部左侧,蓄电池10通过导线连接电路总开关8,电路总开关8通过导线与GPS定位器4、蜂鸣器5、预警灯6相连接,遇险者按电路总开关8,搜救者可以通过GPS定位器4确定遇险者的位置,借助蜂鸣器5、预警灯6发出的求救声、灯光,容易被搜救者发现,增加被救援的机会,魔术贴圆毛7位于圈体1外表面上下两侧,储物仓9位于圈体1和内圈2中间,储物仓9内部可存放干粮、水、可以使遇险者及时补充体能和水分,坐垫布11位于储物仓9内部,坐垫布11为长条形,长度与圈体1长度相同,魔术贴刺毛12位于坐垫布11两端,当游泳者体力不支时,可以从储物仓9取出坐垫布11通过魔术贴圆毛7与魔术贴刺毛12相贴固定在救生圈上,游泳者坐在坐垫布11上休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博学求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博学求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27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急救生圈
- 下一篇:一种金蝉脱壳式应急自救的球形潜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