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触轨膨胀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60520.0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9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杨登峰;周晖;张学山;安孝;刘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控股磁悬浮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30 | 分类号: | B60M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膨胀 接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轨膨胀接头,设置于两接触轨之间,并包括两长轨以及设置于两长轨之间的短轨;每长轨与一接触轨固定;初始安装状态下,短轨两端与两长轨之间均预留有补偿接触轨伸缩的缝隙;所述接触轨膨胀接头还包括分配机构,所述分配机构包括转动杆,转动杆的中部转动连接于短轨,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一推拉杆的一端;每推拉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一长轨,使短轨通过所述分配机构与两所述长轨连动。两长轨滑移量不一致时,短轨向较宽缝隙一侧滑移,从而使两缝隙宽度差减小,使所述接触轨膨胀接头缝隙更加均匀,由此可以规避缝隙不均引发的受流器卡塞、运行噪声增大、产生电弧等风险,利于受流器沿受流面顺利滑进,使列车供电连续、运行平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膨胀接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接触轨膨胀接头。
背景技术
接触轨,设置于列车轨两侧,用于向列车供电。列车安装有受流器,列车运行过程中,受流器与接触轨的轨面接触,并沿其轨面滑进。
两个接触轨之间安装有接触轨膨胀接头。环境温度变化或运行中电流产生的热量会造成接触轨温度变化,使接触轨热胀冷缩。一方面,接触轨膨胀接头允许一定的伸缩量,以满足接触轨的热胀冷缩需求;另一方面,接触轨膨胀接头为两接触轨提供连接,以便形成完整的受流面,使受流器顺利通过,以满足列车的供电需求。
现有技术中,膨胀接头包括两长轨以及设置于两长轨之间的短轨。初始安装状态下,每长轨与短轨之间预留有供接触轨伸缩的缝隙。每个长轨与一接触轨固定,当接触轨伸缩时,长轨随之移动,短轨自如滑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接触轨膨胀接头,所述接触轨膨胀接头设置于两接触轨之间,并包括两长轨以及设置于两所述长轨之间的短轨;每所述长轨与一接触轨固定;初始安装状态下,所述短轨两端与两所述长轨之间均预留有补偿接触轨伸缩的缝隙;所述接触轨膨胀接头还包括分配机构;所述分配机构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中部转动连接于所述短轨,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一推拉杆的一端,每所述推拉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一所述长轨,使所述短轨与所述长轨连动以减小两所述缝隙的宽度差。
本发明提供的接触轨膨胀接头,其所述短轨通过所述分配机构与两所述长轨连动,使短轨滑移向较大缝隙一侧滑移,从而使两缝隙宽度差减小,相比背景技术而言,缝隙更加均匀,由此可以规避缝隙不均引发的受流器卡塞、运行噪声增大、产生电弧等风险,并可以规避一个缝隙宽度为零、而另一个缝隙宽度超出设计要求的极限状况的发生,利于受流器沿受流面顺利滑进,使列车供电连续、运行平稳。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接触轨膨胀接头的分配机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施,且分配机构各杆件之间转动连接实现推拉连动,无需精密的配合结构,从而运行可靠、不易失效,利于节约运行维护成本。
可选地,初始安装状态下,两所述缝隙宽度一致;所述转动杆的中部和两端部各对应有一个连接孔,位于两端部的两连接孔相对位于中部的连接孔对称;
每所述推拉杆两端各对应有一个连接孔;一所述推拉杆的两连接孔之间的距离,与另一所述推拉杆的两连接孔之间的距离相等。
可选地,所述接触轨膨胀接头还包括两锚固夹板,两所述锚固夹板分别设置于两所述长轨与所述短轨的轨面两侧,并通过螺栓与所述短轨固定连接、与两所述长轨可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长轨与所述锚固夹板的连接处设置供该处螺栓滑移的长孔,所述长孔沿所述长轨的长度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长轨面对所述短轨的一端为内端,每所述长轨的内端面设置为斜面,所述短轨的两端面也均设置为与对应的所述长轨内端面相平行的斜面。
可选地,两所述长轨的内端面设置为相互平行的斜面。
可选地,两所述长轨的内端面的倾斜角度均为25°。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接触轨膨胀接头一种具体实施例的轴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控股磁悬浮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控股磁悬浮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605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