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非正交多址系统的多用户信号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51932.0 | 申请日: | 201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2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董超;牛凯;凌彬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3 | 代理人: | 马敬,项京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正交 系统 多用户 信号 检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应用于非正交多址系统的多用户信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非正交多址系统中的接收端,所述非正交多址系统中还包括用户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由物理资源块传输的叠加信号;
确定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应的所有用户终端,并确定所述所有用户终端中的每个用户终端对应的所有调制符号;
确定所述所有用户终端中的本次待检测用户终端;
针对所述本次待检测用户终端的每个调制符号进行最大似然检测,得到每个调制符号对应的概率值;
判断得到的概率值中是否存在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的第一概率值;若不存在,判断得到的概率值中是否存在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至少两个第二概率值;其中,所述第二预设门限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门限值;
当得到的概率值中存在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至少两个第二概率值时,将每个第二概率值对应的调制符号确定为所述本次待检测用户终端的候选调制符号;
针对每个候选调制符号,利用串行干扰抵消算法计算所述所有用户终端中每个非本次待检测用户终端对应的判决调制符号;
针对每个候选调制符号,基于该候选调制符号计算得到的各个判决调制符号与该候选调制符号的和值,计算该和值与所述叠加信号的欧式距离;将最小的欧式距离对应的候选调制符号,确定为所述本次待检测用户终端的最佳调制符号;
基于所述本次待检测用户终端的最佳调制符号,计算每个非本次待检测用户终端对应的最佳调制符号;
基于计算得到的各个用户终端的最佳调制符号,计算各个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判断得到的概率值中存在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的第一概率值,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概率值对应的调制符号,确定为所述本次待检测用户终端的最佳调制符号;
触发所述基于所述本次待检测用户终端的最佳调制符号,计算每个非本次待检测用户终端对应的最佳调制符号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得到的概率值中不存在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至少两个第二概率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得到的概率值中是否存在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一个第二概率值;
若存在,将所述第二概率值对应的调制符号确定为所述本次待检测用户终端的最佳调制符号;
触发所述基于所述本次待检测用户终端的最佳调制符号,计算每个非本次待检测用户终端对应的最佳调制符号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判断得到的概率值中不存在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一个第二概率值,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得到的概率值中最大的概率值对应的调制符号,确定为所述本次待检测用户终端的最佳调制符号;
触发所述基于所述本次待检测用户终端的最佳调制符号,计算每个非本次待检测用户终端对应的最佳调制符号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本次待检测用户终端的最佳调制符号,计算每个非本次待检测用户终端对应的最佳调制符号的步骤,包括:
利用所述叠加信号减去所述本次待检测用户终端的最佳调制符号,得到叠加子信号;
确定非本次待检测用户终端中的待检测用户终端;
针对所述待检测用户终端的每个目标调制符号进行最大似然检测,得到每个目标调制符号对应的目标概率值;
判断得到的目标概率值中是否存在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的第三概率值;
若不存在,判断得到的目标概率值中是否存在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至少两个第四概率值;
当得到的目标概率值中存在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至少两个第四概率值时,将每个第四概率值对应的目标调制符号确定为所述待检测用户终端的目标候选调制符号;
针对每个目标候选调制符号,利用串行干扰抵消算法计算所述非本次待检测用户终端中每个非待检测用户终端对应的目标判决调制符号;
针对每个目标候选调制符号,基于该目标候选调制符号计算得到的各个目标判决调制符号与该目标候选调制符号的目标和值,计算该目标和值与所述叠加子信号的目标欧式距离;
将最小的目标欧式距离对应的目标候选调制符号,确定为所述待检测用户终端的最佳调制符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519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链条链轮传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齿轮齿条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