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植幼桃肥水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28131.2 | 申请日: | 2017-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4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纵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州市埇桥区苗安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73 | 代理人: | 田建涛 |
地址: | 2341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植 肥水 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植幼桃肥水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桃,蔷薇科、桃属,味道甜美,富含多种维生素,蛋白质的含量比苹果、葡萄高一倍,比梨子多七倍;铁的含量比苹果多三倍,比梨子多五倍,素有“果中皇后”的美誉。还具有美肤、清胃、润肺、祛痰、抗贫血、抗血凝作用、抗肝纤维化、利尿通淋等功能,一直广受消费者欢迎。
现有的桃树种植技术都建立在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基础上,都是以工业的标准对待农业,种植过程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大量使用各种肥料,没有思考过如何维护果园的原有的生态平衡,实际上肥料添加过多是产生病虫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能过多;二是桃树本身是耐贫瘠的植物,在有一点土壤的荒野山坡上都可以自然生长,并不需要太多的肥料,实际上,桃树肥料过多,会只长枝叶不结果,所以只能在使用大量肥料刺激桃树长出茂盛的枝叶之后,又去修枝整形,再依靠化学的方法促进桃树多结果,这样的做法,浪费时间和精力,对桃树和果园的长远未来都没有好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密植幼桃肥水管理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一种密植幼桃肥水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施基肥:要做到施早、施足和深施,在9月-10月施用;
(2)追肥:用尿素、硫酸钾等速效性肥料;采用放射沟法、环沟法、条沟法或穴施法均可,深度20厘米,以浅施为宜;
(3)根外追肥:将化学肥料的水溶液喷施在桃树叶片等部位上,以补充桃营养不足。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施基肥的具体方法为:早熟品种基肥施用量可占全年施肥量的70%-80%,中熟、晚熟品种占50%-60%;基肥主要采用迟效性有机肥,如堆肥、厩肥、绿色、饼肥等;采用沟施法,幼树根系分布范围较小,以环状沟施肥,沟位可在树冠滴水线;成年树用放射状沟施肥,以树干为中心,向外挖放射状沟4-8条,挖至树冠滴水线,里浅外深,避免损伤大根,肥料沟施深度为20-40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追肥的具体方法为,根据桃树各个生长发育时期分次进行,包括:萌芽前追肥、谢花后2周内追肥、壮果肥和采果肥。
具体的,所述步骤(3)根外追肥常用的肥料包括:0.3%-0.4%尿素,0.3%-0.4%磷钾二氢钾,0.1%-0.5%硼砂或硼酸,0.2%硫酸亚铁,0.3%硫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具体的,所述步骤(3)根外追肥还包括:幼树定植当年4月上中旬叶面喷施多效唑1000毫克/升,7月中旬叶面喷施多效唑1000毫克/升。
进一步的,所述壮果肥在5月中旬施用。
进一步的,所述采果肥的施用时间为:早熟、中熟品种在采果后施用,晚熟品种在采果前施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密植幼桃肥水管理方法,通过对桃树进行合理的肥水管理措施,避免大量使用化学肥料,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降低了桃树只长枝叶不结果问题的发生,使三年生桃树平均株产更高,单果重更大,亩均产量增加,实现密植幼桃园生产降本增效丰产增收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
(1)基肥
基肥要做到施早、施足和深施。最好提早在9月-10月施用。早熟品种基肥施用量可占全年施肥量的70%-80%,中熟、晚熟品种占50%-60%。基肥主要采用迟效性有机肥,如堆肥、厩肥、绿色、饼肥等。一般采用沟施法:幼树根系分布范围较小,以环状沟施为宜,沟位可在树冠滴水线附近。成年树宜用放射状沟施,以树干为中心,向外挖放射状沟4-8条,挖至树冠滴水线附近,里浅外深,尽量避免损伤大根,肥料沟施深度为20厘米-40厘米。
(2)追肥
追肥用尿素、硫酸钾等速效性肥料,采用放射沟法、环沟法、条沟法或穴施法均可,深度约20厘米,以浅施为宜。
根据桃树各个生长发育时期分次进行,主要有如下几个时期。
①萌芽前追肥:可补充树体贮藏营养的不足,并促进开花整齐,提高着果率和增加新梢的前期生长量。
②谢花后2周内追肥:可以补充花期的营养消耗,促进新梢生长,减轻生理落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州市埇桥区苗安乡农业技术推广站,未经宿州市埇桥区苗安乡农业技术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81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小移动设备端神经网络模型更新的传输消耗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茶杯放置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