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红外热成像组件抗冲击振动的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22207.0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8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孙承阳;孙同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4 | 分类号: | F16F15/04;F16M11/04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刘志毅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像仪 内筒 红外热成像组件 高阻尼 垫块 后盖 减震装置 抗冲击 凸起 圆孔 减震弹簧 减震效果 前端内壁 限位台阶 螺纹孔 体积小 重量轻 内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红外热成像组件抗冲击振动的减震装置,包括热像仪外壳、高阻尼垫块和内筒,以及安装在所述热像仪外壳后端的后盖,所述热像仪外壳上设有圆孔,在所述圆孔内从前到后依次安装有高阻尼垫块和内筒,所述内筒和后盖之间还有减震弹簧,所述热像仪外壳的前端内壁上设有限制所述高阻尼垫块的限位台阶,所述内筒的内壁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上设有安装所述红外热成像组件的螺纹孔,减震效果好、体积小、重量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红外热成像组件抗冲击振动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热成像组件在国防安全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大部分应用场合都存在大量级的冲击振动,而红外热成像组件因成像波段和制造工艺的制约,成像单元尺寸较大(10-40μm),较大的成像单元和成像单元桥状结构导致成像单元机械强度不高,在大量级的冲击振动过程中会受到不可逆的损坏。
为改善红外热成像设备的抗冲击性能,一般会在红外热像仪与固定底座之间增加减震机构(簧片或者减震弹簧),此类减震机构体积较大,长时间使用容易发生材料老化疲劳等现象,在一些要求光轴稳定的设备上难以保证光轴的稳定性(瞄准具类)。
现有技术是对红外热像仪进行整体减震,减震对象为热像仪整机,减震对象的体积和质量都较大,所以减震机构为达到减震效果,体积较大,自重较重,不利于设备的轻量化和小型化,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减震弹簧1、导向杆2,对外底座10、导杆支架9和热像仪外壳7,红外热成像组件5通过热像仪外壳7固定到导杆支架9上,导杆支架9通过导向杆2和四只减震弹簧1与对外底座10连接,通过前后的减震弹簧1来吸收振动,导向杆2保证整体光学系统的稳定性,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不利于加工和组装维护;2)、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不利于设备的小型化和轻量化;3)、减震机构裸露在外,对零部件的环境耐受性要求较高;4)、长时间使用后材料疲劳变形会产生上下前后位置移动;5)、为保证结构强度,大部分零件使用钢制,自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重小、加工简单、体积小、减震效果好且安装位置不会随材料的疲劳形变而变化的用于红外热成像组件抗冲击振动的减震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红外热成像组件抗冲击振动的减震装置,包括热像仪外壳、高阻尼垫块和内筒,以及安装在所述热像仪外壳后端的后盖,所述热像仪外壳的内部设有圆孔,在所述圆孔内从前到后依次安装有高阻尼垫块和内筒,所述内筒和后盖之间还有减震弹簧,所述热像仪外壳的前端内壁上设有限制所述高阻尼垫块的限位台阶,所述内筒的内壁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上设有安装所述红外热成像组件的螺纹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整个装置大部分通过圆柱面进行配合组装,圆柱面加工可以通过车削加工来实现,加工简单且精度容易保证;
2)、各个零件之间间隙很小,既保证的各个零件的相对位置的稳定,也节约空间,从而减小质量和体积;
3)、高阻尼垫块、内筒、红外热成像组件及弹簧均设置在热像仪外壳的内部,可以避免杂物干扰和外力损伤;
4)、仅对红外热成像组件进行减震,而不是对红外热像仪整机进行减震所以载荷质量小,高阻尼垫块及减震弹簧不易出现老化疲劳;
5)在红外热成像组件的两端安装有高阻尼垫块和减震弹簧,双重减震,减震效果较好。
进一步,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热像仪外壳、高阻尼垫块和内筒。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向杆可以保证各零部件之间不发生周向偏移翻转。
进一步,所述热像仪外壳的内壁、高阻尼垫块的外壁及内筒的外壁上均设有安装所述导向杆的缺口。
进一步,所述凸起为环形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艾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222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