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沉管半刚性节段接头防水体系的水密检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74865.7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0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彬;高纪兵;张文森;董政;邹正周;陈刚强;申昌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73 | 分类号: | E02D29/073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刘童笛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沉管半 刚性 接头 防水 体系 水密 检漏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管半刚性节段接头防水体系及其水密检漏方法,本发明的沉管半刚性节段接头防水体系包括安装在两个相邻节段之间的第一防水带和第二防水带,所述第一防水带和第二防水带均为沿沉管管节周向布置的封闭环状结构,所述第一防水带和第二防水带之间留有间隙,并形成封闭的环形腔体,所述第一防水带位于第二防水带内侧,通过在两个节段之间布置多个防水带,从而形成有效的节段接头防水体系,保证节段接头处不会发生漏水的问题,同时,通过本发明的沉管半刚性节段接头防水体系的水密检漏方法,对防水体系进行模拟水密实验,确保防水体系在使用过程中万无一失,不会发生渗漏,为工程质量提供可靠的科学保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沉管半刚性节段接头防水体系及其水密检漏方法。
背景技术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共33个管节,每个标准管节由8个节段组成,节段之间采用半刚性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半刚性连接的主要工作机理为:对管节全部进行预应力筋张拉,然后分节段绑扎制作钢筋笼并进行浇筑,同时绑扎相邻的下一节段钢筋笼,在两个节段之间使用可适当错位的套筒进行连接,当前一节段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转移模板到下一节段进行混凝土浇筑,当全部节段浇筑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剪断之前张拉的预应力筋,使每个节段之间形成介于刚性连接和柔性连接之间的半刚性连接状态。
在制作这种由每个节段半刚性连接形成的管节时,由于对每个节段分别进行浇筑,使得节段与节段之间存在接缝(接缝宽度约5mm),为了避免因存在接缝而产生漏水的问题,需要采取防水措施进行防水,所以,防水措施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管节的使用寿命和整个隧道工程的防水质量。并且,采取防水措施后,并没有对应的检测方法来测试该防水措施是否到位,不能确保该防水措施一定有效,只有当沉管放入海底进行安装时,才能发现是否存在渗漏,防水措施是否发挥作用,但是,一旦发生渗漏就相当严重,因为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进行补救,将对沉管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因此,必须在制作每个管节时,就必须严格保证节段与节段之间不会渗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沉管隧道中每个管节中相邻两个节段之间存在浇筑接缝,进而导致相邻两个节段之间出现漏水的问题,提供一种沉管半刚性节段接头防水体系及水密检漏方法,该防水体系通过在两个节段之间布置多个防水带,从而形成有效的节段接头防水体系,保证节段接头处不会发生漏水的问题,同时,通过水密检漏方法,对防水体系进行模拟水密实验,确保防水体系在使用过程中万无一失,不会发生渗漏,为工程质量提供可靠的科学保证。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沉管半刚性节段接头防水体系,包括安装在两个相邻节段之间的第一防水带和第二防水带,所述第一防水带和第二防水带均为沿沉管节段周向布置的封闭环状结构,所述第一防水带和第二防水带之间留有间隙,并形成封闭的环形腔体,所述第一防水带位于第二防水带内侧。
本方案采取设置第一防水带和第二防水带形成防水体系的方式,保证了两个相邻节段之间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达到防水要求,比采用单一的防水措施更加可靠、安全。
第一防水带和第二防水带之间留有间隙,形成轴心与沉管轴心相同的密闭环形腔体结构,通过往该封闭腔体结构内注水加压的方式,模拟沉管放置在海水中的工况,从而能进行水密试验,同时检测到第一防水带和第二防水带的防水效果,因为任何一个防水带发生渗漏时,都能在水密试验中得到体现,确保防水体系处于良好的防水状态,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在预制沉管时检测防水措施是否有效的问题。
优选的,两个所述相邻节段的端部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第一防水带通过安装组件连接在两个相邻节段内壁。
安装组件沿节段端部的内壁环形设置,并且对接的两个节段端部均设置有安装组件,使第一防水带通过安装组件分别与两端的节段连接,达到防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748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气动增压器的触点阀
- 下一篇:一种沉管隧道安装后水下止水带检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