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MPD型高稳定性反渗透膜、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28251.5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2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轩;姚宇健;王连军;孙秀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71/60 | 分类号: | B01D71/60;B01D67/00;B01D6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pd 稳定性 反渗透 制备 方法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渗透膜、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特别是一种磺化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属于复合反渗透膜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反渗透技术是利用半透膜(RO膜)以水压(或泵加压)使水由较高浓度的一方渗透到较低浓度的一方,利用孔径仅为1/10000um的RO膜(相当于大肠杆菌大小的1/60000,病毒的1/3000),将现在社会工业污染物及重金属、细菌、病毒等大量混入水中的杂质全部清除;从而达到规定的理化指标及卫生标准,产生至清至纯的水,是人体及时补充水份的最佳选择。
目前大部分的商业化聚酰胺反渗透膜(如Dow,Toray公司等)都采用界面聚合反应制备得到,它们都具有较高的脱盐率与水通量。制备工艺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水相单体均采用了间苯二胺(MPD)及其衍生物,且国外专利对此进行了非常严格的保护。
现阶段国内外的研究也大都围绕着MPD开展,例如将丝胶蛋白并与MPD共溶于水相制备反渗透膜(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2017,523,282-290),或是在MPD的水相溶液中掺杂部分无机纳米粒子或石墨烯类物质(Desalination,2017,411,89-100)用以提高膜的水通量或抗污染性。这些膜的性能都有部分提升,但究其根本,还是无法摆脱MPD特有的化学结构的束缚。问题在于,如若完全摒弃MPD,最终膜的性能大都无法达到反渗透要求的高脱盐率的要求。
我们之前的工作制备了一种磺化聚酰胺复合RO膜(CN201511027626.2),这种RO膜对NaCl具有比较高的截流,能用于海水淡化,但是其通量较低,导致了实际操作过程是耗能较高,工业可行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磺化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的磺化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包括支撑层和聚酰胺层,所述的聚酰胺
层的结构如下:
其中,“-X-”的结构如下: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层为微滤或超滤平板膜或中空纤维膜,材质为PVDF、PAN、PSf和PES中的任意一种。
制备上述结构聚酰胺层的一类多官能化磺化二胺单体,其结构如下:
其中,“-X-”的结构如下:
上述多官能化磺化二胺单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a)将苯并三氮唑、苯胺、某二醛在乙醇溶液中反应,室温搅拌后得到白色沉淀,抽滤后洗涤烘干,得到白色固体A,其中,苯并三氮唑、苯胺、某二醛的摩尔比为1:1:1.5-1:1.5:4;
(b)将固体A加入四氢呋喃中,再加入硼氢化钠,20-90℃下反应,反应结束后蒸干溶剂,加水调节pH至中性,再经抽滤烘干得到白色固体B,其中,A与硼氢化钠的摩尔比为1:1-1:10;
(c)将固体B溶于四氢呋喃中,逐滴加入三氟乙酸酐,反应后析出于水中,抽滤烘干后得到固体C,其中,B与三氟乙酸酐的摩尔比为1:2-1:5;
(d)在C中逐滴加入磺化试剂,0-100℃下反应后到入去离子水中,调节至中性,旋转蒸发完后加入乙醇提取有机物,过滤后旋转蒸发析出产物D,并用丙酮反复洗涤,其中C与磺化试剂的摩尔比为1:2-1:10;
(e)将D加入去离子水中,逐滴加入水合肼,30-100℃下加热搅拌,调节pH至1-5,得到所述磺化二胺单体,其中,D与水合肼的摩尔比为1:2-1:50。
进一步的,步骤(a)中,室温搅拌时间为1-24h,某二醛为:对苯二甲醛,1,4-苯二乙醛,1,4-苯二丙醛,1,2-苯二乙醛;步骤(b)中,反应时间为1-24h;步骤(c)中,反应时间为1-10h;步骤(d)中,反应时间为1-24h,磺化试剂为浓硫酸或浓度为10-50wt%的发烟硫酸;步骤(e)中,反应时间为1-24h。
上述磺化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磺化二胺单体溶解在水中制成水相溶液,采用碱性物质调节pH为9~11,将水相溶液与支撑层表面接触,使支撑层表面完全被水相溶液浸润后,去除支撑层表面多余的水相溶液;
(2)将步骤(1)的产物与含有均苯三甲酰氯的有机相溶液完全接触,使其完全被有机相溶液浸润后,去除膜表面多余的有机相溶液并挥发至干;
(3)将步骤(2)得到的膜材料用有机溶剂清洗,挥发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膜表面无反应残留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282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高压旋转给料器
- 下一篇:一种防提升机上粉堵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