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葛渣栽培桑黄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02901.9 | 申请日: | 201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7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湘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26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隆***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桑黄栽培的营养基质,特别涉及利用葛渣栽培桑黄的方法。
背景技术
桑黄为多孔菌科真菌火木层孔菌的子实体,多年生,木质,侧生无柄。呈半球形、马蹄形或不规则形,腹面凸,(5-20)cm×(7-30)cm,厚3-15cm。幼时表面有细绒毛,后脱落,有明显的龟裂,无皮壳,有假皮壳,有同心环棱。盖面呈灰褐色、肝褐色至黑色,有光泽;边缘圆钝,龟裂少,有密生的短绒毛,干后脱落,呈肉桂色至咖啡色。菌肉硬,木质,暗褐色,厚0.5cm左右。菌管多层,层次常不明显,老的菌管有白色菌丝充塞;管口面锈褐色至酱色;管口圆形,每1mm间4-5个。刚毛顶端尖锐,基部膨大,(10-25)μm×(5-7)μm。孢子近球形,光滑,无色,(5-6)μm×(3-4)μm。分布于华北、西北及黑龙江、吉林、台湾、广东、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活血,止血,化饮,止泻之功效。常用于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经闭,症瘕积聚,癖饮,脾虚泄泻。
研究结果表明:类黄酮具有广泛的抑癌和防癌作用,尤其是对一些认为与人体雌激素分泌有关的癌,如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具有较好的作用。桑黄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类黄酮,类黄酮是自然界药用植物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按其结构分为黄酮、黄酮醇、黄烷酮、二氧黄酮醇、异黄酮等,目前已鉴定的生物类黄酮有6400多种,类黄酮具有调节血脂、消除氧自由基、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理活性,因此生物类黄酮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开始大量采用人工培育桑黄的研究。
公开号为CN10181625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桑黄的菌种培养方法,所述的菌种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菌种培养基的组份重量百分比为:杨树或柳树或桑树木屑75~85%、麸皮10~15%、米糠5~8%、石膏1~2%、磷酸二氢钾0.2~0.5%、硫酸镁0.1~0.3%,上述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b、将上述混合搅拌的培养料装入食用菌专用塑料袋中形成菌包,每袋装料1±0.1Kg,表面压实,中间打圆孔,套上塑料颈圈和海绵盖;c、将菌包进行灭菌处理;d、灭菌后菌包强制或自然冷却至18℃~25℃,在无菌室或接种箱内接入桑黄菌种,每袋接种量为15~20克;e、接种后菌包放入20℃~28℃的培养室内,培养期间保持黑暗状态,培养30~35天后使菌丝全部发满。
公开号为CN10278633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桑黄袋料栽培培养基及采用该培养基栽培桑黄子实体的方法,所述的桑黄袋料栽培培养基由营养料与水混合后装袋制成,然后在温度110~135℃,压力0.05~0.25MPa,灭菌30-180min,其中营养料与水的质量比为1∶1.8~2.5。采用本发明的桑黄袋料培养基配方,可以提供桑黄子实体生长所摄取的营养物质,培养的桑黄子实体近似野生桑黄、质量稳定,同时本发明的培养方式简单,可用于具有药用价值的桑黄子实体规模化栽培。
公开号为CN10334009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人工栽培桑黄的方法,由以下步骤实现:步骤一:将桑黄菌种进行活化后,在无菌条件下取0.3cm2菌种块接种到栽培袋内的桑黄栽培培养基上,恒温28℃避光培养至菌丝长满菌袋获得栽培种;步骤二:待栽培袋内菌丝开始呈现黄色或出现突起的瘤状原基时,将菌袋移至出黄场地,进行半脱袋覆土出黄培养:培养温度22℃~28℃,空气相对湿度85~98%,土壤湿度45~70%,光照强度100~300lex,通风换气次数1~7次/d,每次时间5~25min。
公开号为CN10349368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野生活树桩栽培桑黄的方法,步骤如下:第一步,按传统的方法制作母种、原种、栽培种;第二步,培养桑树苗,栽培上100亩-1000亩的桑树林,待桑树长到直径达10cm粗时,用刀把1/5的桑树皮削去,既可生长又不至于死树;第三步,待削去的树皮处木质部有表面干燥时,用皮带冲或电钻打孔5.5-6cm深,孔与孔之间间隔16-18cm,然后把桑黄菌种接入孔中,用黄泥封口;一次接种,可摘桑黄数十年,直到桑树老死腐烂。
公开号为CN10373933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桑黄栽培的种子培养基,所述种子培养基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黄芪残渣1~40%、氮源0.05~0.5%、余量为水;其中,所述氮源为无机氮源或有机氮源,所述无机氮源为铵盐;有机氮源为玉米浆、酵母粉、蛋白胨或麸皮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任意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湘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湘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029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