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群落及其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7796.4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9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徐艳;王威;夏兵;王予婧;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2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43 | 代理人: | 王杰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群落 及其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园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植物群落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了有助于病情恢复和增进治疗效果的康复花园。后来,以健康和疗养为主题的康复花园(Healing Garden)从一些专门的康复疗养机构被成功地引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得到广泛应用。
“康复”意为“复原”或“有治疗功用的”,康复花园指建立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能恢复或保持健康,具有康复作用的景观环境,而植物是康复花园的重要组成元素。研究表明,某些植物对人体身心健康的保持、保护有着明显功效,体现分泌杀菌素、抗生素等化学物质,抑制和杀死病毒、细菌;分泌对人体有益的物质,通过嗅觉和触觉被人体吸收,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这类具有康复功能的植物称之为保健植物。目前,国内对于保健植物效能的研究较多,但在园林应用中多数具有康复功能的园林植物仅考虑其造景功能,未能从发挥其康复功能出发,植物群落配置形式不适合其发挥最佳康复功能。
专利CN201310517094.5公开了一种保健园林生态群落结构布局方式方法,以美学、医学药物学和环境心理学为指导,通过生物措施、保健型植物、园艺建筑小品等的运用来营造具有保健效果的观光园林,但并未对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功效等提出具体的指标与要求。
专利CN201610134315.4公开了一种生态保健型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通过构建多树种复层混交的植物空间布局及植物配置方法,能够起到调节环境小气候、提升负离子、抑菌和净化大气等方面的生态保健作用,同时也具备良好的景观美学功能,但其构建的植物群落呈带状,主要适用于上海等华东地区城市道路绿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当前园林绿地植物群落康复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提供一种植物群落及其构建方法,以充分发挥植物在园林绿地中的改善环境功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群落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地区植被状况;
根据所述地区植被状况确定测试地点,在所述测试地点确定一个或多个植物群落,并划分所述植物群落的结构类型;
检测所述植物群落的性能指标;
根据所述植物群落的性能指标与结构类型,确定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案。
优选地,所述植物群落的结构类型包括竹类—草本、乔木—灌木—草本、乔木—草本;
所述性能指标包括空气温度、空气负离子含量、空气真菌浓度、空气细菌浓度、空气湿度、空气CO2浓度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植物群落,该植物群落的占地面积不低于指定面积,植物群落的结构类型包括竹类—草本、乔木—灌木—草本、乔木—草本中的一种;
所述竹类—草本结构中,竹类与草本的覆盖面积比例在3:5到5:7之间;
所述乔木—灌木—草本结构中,乔木、灌木与草本的覆盖面积比例在5:3:8到7:4:10之间;
所述乔木—草本结构中,乔木与草本的覆盖面积比例在5:9到6:10之间。
优选地,所述植物群落呈竹类—草本结构;
所述竹类包括小琴丝竹、黄金间碧玉竹、青皮竹、方竹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草本包括麦冬和/或大叶油草。
优选地,所述竹类的胸径2-5cm,竿高4-7m,所述麦冬栽种于竹类-草本边缘,所述大叶油草铺垫于竹类-草本下方。
优选地,所述植物群落呈乔木—灌木—草本结构;
所述乔木包括小叶榄仁和/或白兰;
所述灌木包括四季桂和/或黄金榕;
所述草本包括马尼拉草。
优选地,所述乔木的胸径15-17cm,株高8-10m,冠幅4-6m,郁闭度50-70%;
所述灌木株高0.6-1.5m;
乔木、灌木与草本的覆盖面积比例在6:3:8到7:4:10之间。
优选地,所述植物群落呈乔木—灌木—草本结构;
所述乔木包括荔枝;
所述灌木包括鸡蛋花、含笑、锦绣杜鹃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草本包括花叶良姜、亮叶朱蕉、紫背竹芋、巴西鸢尾、马尼拉草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荔枝胸径18-20cm,株高6-7m,冠幅5-6m,郁闭度50-60%;
鸡蛋花地径13-15cm,株高2.5-3m,冠幅2.5-3m;含笑、锦绣杜鹃株高0.6-1.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977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科临床采血臂肘绷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血管介入止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