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水窜层采收率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2500.1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6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己全;卢培华;陈庆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E21B33/138;C09K8/594;C09K8/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陶敏;黄健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窜层 采收率 超临界 混合流体 表面活性剂 有效封堵 注入水 关井 开井 焖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水窜层采收率的方法和系统。本发明的提高水窜层采收率的方法,包括如下顺序进行的步骤:1)将气溶性表面活性剂与超临界CO2混合均匀,得到超临界CO2混合流体;2)将所述超临界CO2混合流体注入水窜层;3)关井进行焖井,随后开井进行开采。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实现深度调剖和对水窜层的有效封堵,大幅提高了水窜层的采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水窜层采收率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石油资源中低渗透地质储量丰富,涵盖了全国石油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但是动用的低渗透储量仅占到总储量的一半。由于低渗油田渗流阻力很大,油井产能很小,通常采用水力压裂提高油井产量和单井注水能力。然而实验证明,这种开发方式容易形成水窜层和指进现象,从而严重制约了低渗透油气田的开发效率。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人们越来越关注CO2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对CO2捕集技术的发展寄予了厚望,其中利用CO2提高原油采收率也越来越被国内外所认可。然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CO2虽然能够使稠油膨胀,降低其粘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单井产油量,然而并不能发挥封堵调驱的作用,并且容易发生CO2气窜,效果不够明显。此外,常规CO2乳液在地层内的渗流阻力很大,同样不利于实现深度调剖和水窜层的有效封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水窜层采收率的方法和系统,其能够实现深度调剖和对水窜层的有效封堵,大幅提高了水窜层的采收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水窜层采收率的方法,包括如下顺序进行的步骤:
1)将气溶性表面活性剂与超临界CO2混合均匀,得到超临界CO2混合流体;
2)将所述超临界CO2混合流体注入水窜层;
3)关井进行焖井,随后开井进行开采。
在本发明的超临界CO2混合流体中,CO2处于超临界状态(温度和压力分别处于31.1℃和7.38MPa以上),CO2的密度接近液体密度,此时CO2-气溶性表面活性剂的混合体系为液-液分散体系,其为乳状液范畴(简称为CO2乳液)。
本发明的提高水窜层采收率的方法,向水窜层注入溶有气溶性表面活性剂的超临界CO2流体(即超临界CO2混合流体),其在注入过程中会遇到水窜层、水层或者油层;当超临界CO2混合流体与油层相遇时,在温度、压力等因素的作用下,超临界CO2混合流体会溶于地层原油,导致地层原油的密度下降,溶解降粘,体积膨胀,从而增加了原油在地层条件下的可流动性,降低了水油流度比,并且CO2在原油中的溶解度随着地层压力的增加而不断增大;而当超临界CO2混合流体与水层或者水窜层相遇时,由于超临界CO2混合流体中溶有气溶性表面活性剂,遇水后在储层介质的剪切等作用下可以在地层中形成CO2乳液,从而实现了对水层及水窜层的封堵。焖井结束后,在开井生产过程中,水层及水窜层在地层渗流作用下均形成CO2乳液,流动阻力大,不易进入井筒,而油层在超临界CO2混合流体作用下流向井筒,提高了水窜层的采收率。特别是,由于超临界CO2混合流体的扩散性及可流动性均与气体相当,流动阻力小,不会在注入油层过程中形成CO2乳液,有利于保持油层的产能,此外有利于运移到水层或者水窜层,从而利于实现深度调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25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致密油储层采收率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提高深井油藏采收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