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地下综合智慧管廊的管路防火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33187.2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3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高宁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埃塔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双***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地下 综合 智慧 管路 防火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管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下综合智慧管廊的管路防火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网络化市政管网体系的快速发展,因管线扩容、更新、维修等造成道路反复开挖现象十分常见,不仅给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不便,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噪音污染以及管线交叉损害、城市交通拥堵、商业利益损失等其它方面的社会成本显著增加,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和环境改善的瓶颈。此外,各大城市因新建地铁,导致原有管网设施破坏或者管道改建的情况常有发生。在这种背景下,综合管廊作为有效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矛盾的新模式,逐步得到认可和推广。
城市地下管道综合走廊也称“共同沟”、“共同管道”,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集约化的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两种以上市政管线集中敷设在该隧道内,并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具有综合性、长效性、可维护性、抗震防灾性、环保性、低成本性等特点。
但由于目前在管廊内部,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等涉及热能和供热、发热的线路管线较多,并且相互之间的隔离相对并未做到完全的隔离和热隔断,而且由于外界的压力、震动等影响,还会引起意外的泄露、老化等因素引起的起烟起火等现象,容易引起严重的后果。现有的地下综合管廊的管路内常常会设计烟火检测与报警装置,但对发生火灾后的应对措施还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地下综合智慧管廊的管路防火构件。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地下综合智慧管廊的管路防火构件,分布地安装到地下综合智慧管廊的管路通道中,其特征在于,管路防火构件由若干个独立的框体结构组合而成,框体结构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格栅单元,在每个格栅单元之间设置有防火格栅框架以及放置防火格栅框架的框架卡位槽,格栅单元所在空间用于供管路中的管路集中通过,其中:
所述框体结构采用钢板制作,并且整体上呈顶部开口的方体构造,框体结构的4个侧板、底板均均匀设置有多个个通孔,;
所述框体结构的任意两个不对称的侧板上均设置有至少2个第一连接部件,与设置有至少2个第一连接部件的两个侧板对称的两个侧板上均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件位置一一对应的至少2个第二连接部件;
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第二连接部件的两端均设置有上部承口与下部插口,上部承口被设置成可与另一框体结构的下部插口配合并容许下部插口插入,将至少2个框体结构组合;
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还设置有卡槽,每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还设置有导柱,所述卡槽被设置成可与另一框体结构的第二连接部件的导柱配合并容许导柱插入,将至少2个框体结构组合;
所述防火格栅框架包括框架、芯板和网片,芯板固定在框架内,两个网片安装在芯板的两侧,所述芯板包括多个相连邻接的聚合物阻燃材料的六角形孔洞,空洞内填充有无机填料颗粒。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网片为多片所述钢板层叠而成。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六角形孔洞内表面还至少部分地附贴有相变材料层。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框架卡位槽设置在框体结构的底板上,并且被设置成使防火格栅框架与所述底板垂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地下综合智慧管廊的管路防火构件还设置有框架支撑板,用于支撑防火格栅框架,并且被设置成使防火格栅框架与所述底板平行。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第二连接部件的侧板上均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通孔。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上部承口与下部插口的高度相等。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导柱的顶部与上部承口的底部对齐,导柱的底部与下部插口的底部对齐;卡槽的顶部与上部承口的底部对齐,卡槽的底部与下部插口的顶部对齐。
本发明的用于地下综合智慧管廊的管路防火构件,其结构简单,可方便的进行多个组合在一起使用,组装和维修方便。同时,通过在防火格栅框架内进行蜂窝状的芯板结构以及外部多孔钢板结构,在芯板内填充聚合物和无机盐颗粒物,一方面进行有效的阻燃和抑烟,还要阻止氧气的供应,另一方面也要能够使得发生火灾的地区的烟能够有效的慢慢扩散和收集,从而进行现场处理。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埃塔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埃塔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331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