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翼型消能板的泥石流排导槽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06952.1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4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方迎潮;王道杰;何松膛;洪勇;苏凤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B5/08 | 分类号: | E02B5/08;E02B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王海文;肖国华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翼型消能板 泥石流 排导槽 | ||
1.一种含有翼型消能板的泥石流排导槽,包括全衬砌的排导槽底板(1)及其两侧的排导槽侧墙(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翼型消能板(3),所述翼型消能板(3)设置在排导槽入口处与出口处的底板(1)上;
消能球(4),所述消能球(4)设置在翼型消能板(3)之间的排导槽底板(1)上;
其中,
所述翼型消能板为对称双翼型结构,翼型消能板的迎水面为圆弧面(10),背水面为斜坡(11),所述圆弧面(10)与所述斜坡(11)平滑相接;
所述翼型消能板迎水面分水尖(12)角度α为120°~150°,翼型消能板背水面分水尖(13)角度β为150°~180°;
所述翼型消能板迎水面分水尖(12)处对应的圆弧面(10)的半径R为0.25m,圆弧面(10)的半径R朝着翼缘(8)方向依次减小,至翼缘(8)末端处圆弧面(10)的半径R减小为0.1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翼型消能板的泥石流排导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球(4)的数量设置为4n个,每4个消能球(4)组合成一个菱形体,所述菱形体对应的迎水侧菱形角γ为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翼型消能板的泥石流排导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球(4)的结构形式为半球形,消能球(4)的半径r为0.2~0.3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翼型消能板的泥石流排导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型消能板(3)的翼展L为排导槽底宽B的1/3~1/2;所述翼型消能板(3)的弦长b为翼展L的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翼型消能板的泥石流排导槽,其特征在于,沿着排导槽纵向方向,入口处翼型消能板(3)到消能球(4)的最小距离S1为排导槽底宽B的3倍;出口处翼型消能板(3)到消能球(4)最小距离S2为排导槽底板宽B的3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有翼型消能板的泥石流排导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球(4)的数量至少设置为8个,组合成至少2个菱形体,菱形体与菱形体之间的最小距离S3为排导槽底板(1)宽B的3倍;菱形体长对角线距离L1为排导槽底宽B的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含有翼型消能板的泥石流排导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型消能板(3)、消能球(4)均为混凝土浇筑体,且与底板(1)之间采用锚筋(5)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069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