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酸、DNA G-四链体、试剂、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8688.3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86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吴雨航;唐亚林;张虹;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天月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酸 dna 四链体 试剂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提出了核酸、DNA G‑四链体、试剂、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核酸具有DNA G‑四链体结构,并具有如下所示的核苷酸序列:5'‑GTGGCCAGTCACTCAATTGGGTGTAGGGGTGGGGATTGTGGGTTG‑3'。利用本发明的核酸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检测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核酸、DNA G-四链体、试剂、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随着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肺癌已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新发肺癌患者70万,其中1/3患者在中国。肺癌成了第一大夺命癌,而且发病率持续上升。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发病率的80%。对于NSCLC的诊断和治疗迫在眉睫。在临床上对肿瘤的治疗提倡“三早”原则,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其中肿瘤的早期诊断是早期治疗的必要条件。肿瘤早期检测及诊断对于降低患者死亡率与改善治疗效果有重大意义。除此之外,恶性肿瘤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转移,多数肿瘤治疗失败的原因是因为转移。由此可以看出,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及中后期转移的检测,对于肿瘤患者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癌症诊断与治疗中,通常是利用患者的活体组织检查来进行确诊并跟踪治疗效果。这种方法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创伤,而且价格昂贵、周期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之一。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核酸。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核酸具有DNAG-四链体结构,并具有如下所示的核苷酸序列:5'-GTGGCCAGTCACTCAATTGGGTGTAGGGGTGGGGATTGTGGGTTG-3'。发明人发现,具有上述核苷酸序列的核酸能够特异性识别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但是,若利用该核酸进行非小细胞肺癌的检测,至少需要在该核酸序列上设计并增加报告基团以及检测基团(如荧光标记基团),才能实现肺癌细胞的检测。
在此,发明人首次发现,该核酸在液体(如缓冲液)中能够自发形成DNA G-四链体结构,且不影响其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能力。另外,发明人利用一种可以与该DNA G-四链体结构高特异性结合的超分子菁染料作为报告基团,从而实现了非小细胞肺癌的检测。发明人构建的检测体系,方法简便快捷,无需DNA修饰,直接将含有核酸和菁染料的探针溶液与待测液混合孵育后,即可通过检测荧光信号实现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高灵敏检测。利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核酸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检测效率高等优点。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试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试剂包括:前面描述的核酸以及菁染料。发明人发现,菁染料能够与该DNA G-四链体结构高特异性结合,可以作为报告基团,产生可检测荧光信号,实现了非小细胞肺癌的检测。同时,无需通过化学合成手段对核酸引入检测基团,减少工作量,提高检测效率。由此,利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试剂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检测效率高等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试剂还可以具有下列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核酸和菁染料的摩尔浓度比为1~15:1,优选7:1。发明人发现,核酸与菁染料的配比会影响检测的灵敏性。进而,发明人发现,当核酸和菁染料的摩尔比由1:1~15:1逐渐增大时,检测体系的荧光强度逐渐较高,当摩尔比为7:1时,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峰值,且荧光信号不再随着菁染料浓度的增加而有明显的增强。由此,当核酸与菁染料以7:1的比例在磷酸盐溶液中混合后,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检测灵敏度较高,且细胞中的荧光现象最为明显。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核酸的浓度为1~100μM,优选35μM。发明人发现,随着核酸浓度的增大,细胞中荧光信号强度逐渐增强,当核酸浓度为35μM时,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峰值。再增加核酸浓度,荧光强度无明显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86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速溶荷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四球摩擦试验磨斑图像异常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