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寻呼消息的配置方法、网络侧设备、用户设备及可读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8013.9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5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维利佩卡·瓦萨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68/02 | 分类号: | H04W68/02;H04W6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潘彦君;吴敏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寻呼 消息 配置 方法 网络 设备 用户 可读 介质 | ||
一种寻呼消息的配置方法、网络侧设备、用户设备及可读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当从网络侧设备接收到包括寻呼消息状态配置信息的消息时,解析所述寻呼消息状态配置信息,得到所述寻呼消息状态配置信息的激活条件;当确定满足所述寻呼消息状态配置信息的激活条件时,根据所述寻呼消息状态配置信息接收寻呼消息:在激活态的寻呼时间片内接收预设数量的寻呼消息;在非激活态的寻呼时间片内保持不接收寻呼消息的状态。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在避免通信资源的浪费的基础上,降低用户设备的耗电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寻呼消息的配置方法、网络侧设备、用户设备及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在任何无线网络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均需要从网络侧设备(Network Device,NW)处接收寻呼消息。并且,寻呼场景或者寻呼窗口彼此间的间隔相对固定,UE被配置在每个寻呼场景或者寻呼窗口中接收至少一个寻呼消息。但是,该种寻呼消息的配置方法会导致UE在一些非必要的场合仍然持续进行寻呼消息的接收,进而造成电量的消耗量大。
为了避免UE在一些非必要的场合接收寻呼消息,目前,寻呼消息的配置或者由UE自行选择,或者需要NW进行变更指示。但是,这些方法均存在通信资源浪费及UE耗电量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避免通信资源的浪费的基础上,降低用户设备的耗电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寻呼消息的配置方法,所述配置方法包括:当从网络侧设备接收到包括寻呼消息状态配置信息的消息时,解析所述寻呼消息状态配置信息,得到所述寻呼消息状态配置信息的激活条件;当确定满足所述寻呼消息状态配置信息的激活条件时,根据所述寻呼消息状态配置信息接收寻呼消息:在激活态的寻呼时间片内接收预设数量的寻呼消息且在非激活态的寻呼时间片内保持不接收寻呼消息的状态。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的所述预设数量的寻呼消息中包括专属的寻呼消息时,在所述激活态的寻呼时间片之后的延长激活态的寻呼时间片接收寻呼消息。
可选的,所述包括寻呼消息状态配置信息的消息的类型为以下任意一种:系统消息、接入层消息、非接入层消息。
可选的,当所述包括寻呼消息状态配置信息的消息为接入层消息或非接入层消息时,在所述接收到包括寻呼消息状态配置信息的消息后之前,还包括: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包括表征请求所述寻呼消息状态配置信息的接入层消息或非接入层消息。
可选的,在所述从网络侧设备接收到包括寻呼消息状态配置信息的消息之前,还包括: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表征自身支持所述寻呼消息配置的指示消息。
可选的,所述激活条件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接收到所述寻呼消息状态配置信息;接收到预设的激活信息;接收到所述寻呼消息状态配置信息达预设的时长。
可选的,所述预设的激活消息的类型为以下任意一种:寻呼消息、接入层/非接入层消息。
可选的,所述当确认满足所述寻呼消息状态配置信息的激活条件之后,在所述根据所述寻呼消息状态配置信息接收寻呼消息之前,还包括:接收预设的启动点消息,解析得到初始的激活态的寻呼时间片的信息,采用所述初始的激活态的寻呼时间片的信息与所述网络侧设备完成同步。
可选的,所述预设的启动点消息类型为:系统帧号码消息或系统消息。
可选的,所述寻呼时间片为寻呼场景或寻呼窗口。
可选的,所述寻呼消息状态配置信息中还包括:对应状态的寻呼时间片的长度信息。
可选的,所述寻呼消息状态配置信息中还包括:所述根据所述寻呼消息状态配置信息接收寻呼消息的执行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80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