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粒径级差暂堵实现复杂裂缝的压裂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6486.5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8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平;赵振峰;陆红军;卜向前;齐银;卜军;李转红;汪澜;杨军侠;吕宝强;杨立安;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7 | 分类号: | E21B43/267;E21B33/13;C09K8/68;C09K8/51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粒径 级差 实现 复杂 裂缝 工艺 | ||
一种多粒径级差暂堵实现复杂裂缝的压裂工艺,通过压裂液携带的具有粒径级差刚性暂堵剂组合物对初次人工裂缝深部实施暂堵,提升缝内净压力,开启侧向新缝的压裂工艺。本发明由可降解聚乳酸树脂类纤维压裂液携带四种粒径级差组合的刚性暂堵剂,按照350‑500‑650g/cm3的混砂浓度快速注入,实施裂缝深部暂堵,提升缝内净压力,开启侧向天然裂缝,实现侧向剩余油的有效动用,提高油井单井产量和最终采收率。本发明具有施工工艺可操作性强,压裂形成复杂裂缝系统,扩大老井侧向剩余油动用程度,成本低,大幅度提高油田开发效益的优点,解决了低渗透油藏重复压裂效果差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勘探开发井下作业技术中的一种油井重复压裂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多粒径级差暂堵实现复杂裂缝的压裂工艺。
背景技术
长庆油气田具有典型的低压、低渗、低产特征,且大部分油田生产已达10年以上,一部分特渗透油藏、超低渗透油藏先后进入开发中后期。由于油藏开采初期采取常规加砂压裂的开发模式,形成了单一的人工裂缝,经过长时间的生产之后,早期压裂裂缝所控制的原油已基本采尽,由于储层物性较差,主裂缝带侧向(或较远)区域原油无法及时补充。由于天然裂缝发育,注水方向性明显,呈条带性分布,主向油井易见水,侧向油井长期受效较慢,因此,油藏开发面临主向裂缝采出程度较高,侧向剩余油富集难以有效动用的技术难题,形成了一批低产低效井,呈现“低采出程度、低采油速度、高递减率”的现状,治理难度大。前期采取常规老裂缝充填完善重复压裂技术,由于难以实现侧向剩余油的有效动用,措施效果差、递减较大。因此急需针对侧向油井开展新的重复压裂技术研究与试验,形成能够延伸到侧向剩余油区域的复杂裂缝网络系统,提高油井产量和最终采收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粒径级差暂堵实现复杂裂缝的压裂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粒径级差暂堵实现复杂裂缝的压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施工准备:使用活性水进行低替出井筒内的液体,并坐封封隔器;
2)暂堵方法:注入降阻水10-40m3,开启初次人工裂缝;再将具有粒径级差的暂堵剂组合物加入到可降解聚乳酸树脂类纤维压裂液中,按照350g/cm3、500g/cm3、650g/cm3的混砂浓度注入后运移到裂缝深部形成桥堵,提升缝内净压力2-3MPa,达到开启侧向天然裂缝的条件;
3)采用活性水或滑溜水按照130-200g/cm3的砂浓度携带石英砂,充填开启的天然裂缝;
4)泵注胍胶交联液,按照240-567g/cm3的砂浓度携带石英砂对主裂缝进行有效充填,确保形成复杂裂缝系统;
5)用活性水顶替井筒内的携砂液进入地层,完成复杂裂缝的压裂。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1)中以0.5m3/min的施工排量进行低替出井筒内的液体,以0.5-3.0m3/min的施工排量坐封封隔器。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2)中以大于3.0m3/min的施工排量注入降阻水。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2)中具有粒径级差的暂堵剂组合物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粒径为2.36-3.35mm、0.85-2.00mm、0.21-0.45mm及0.12-0.15mm四种刚性暂堵剂按照1:1:2:4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均匀,形成具有粒径级差的暂堵剂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64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