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固相萃取的顶空进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82005.3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9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付强;李胜利;陈天生;范圣平;林木松;张丽;钱艺华;赵耀洪;吕旺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20 | 分类号: | G01N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固相 萃取 顶空进样 装置 | ||
1.一种可固相萃取的顶空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开口的外容器壳体、两端开口的内管、滤过元件、第一密封盖和第二密封盖;
所述内管的一端开口全贴合连接所述滤过元件,并伸入所述外容器壳体的开口内,使得所述外容器壳体和所述内管之间形成用于盛装固体吸附剂的腔室;
所述第二密封盖穿过所述内管可启闭盖合所述外容器壳体的开口,用于密封所述腔室;
所述第二密封盖设有进样孔,所述进样孔用于将待固相萃取样品或洗脱溶剂引入所述腔室;
所述第一密封盖可启闭盖合所述内管的另一端开口,并设有出样孔;所述出样孔用于将固相萃取残液和/或固体吸附剂解吸附的挥发性组分引出所述内管管腔;
所述外容器壳体为圆形壳体或方形壳体;
所述内管为圆管或方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空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为上窄下宽的变径管;
所述第一密封盖可启闭盖合所述变径管的上端的开口,所述滤过元件设于所述变径管的下端的开口;
所述变径管和所述滤过元件的总高度大于所述外容器壳体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空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管包括一体成型的上半管和下半管;
所述上半管的外径小于所述下半管的外径;
所述下半管和所述滤过元件的总高度与所述外容器壳体的高度相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空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盖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内管相配合的卡孔,便于所述第二密封盖透过所述内管盖合所述腔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空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孔的个数为多个;
所述进样孔对称设置于所述卡孔的周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空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盖和第二密封盖的内侧顶部均设有密封垫片,用于加强所述第一密封盖和第二密封盖的密封性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空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筛板;所述筛板贴合于所述腔室内的吸附剂的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顶空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和设于所述第二密封盖的内侧顶部的所述密封垫片之间存在空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空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过元件为实心筛板或中空筛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820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