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污染改良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66475.0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3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梵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30 | 代理人: | 谢伟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污染 改良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土壤污染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硅藻土23~36份、凹凸棒土10~17份、壳聚糖6~15份、贝壳粉8~14份、阴离子聚丙烯酰胺20~32份、腐殖质15~28份、生物炭材料12~20份、粉煤灰10~15份、生石灰8~17份、河底淤泥16~22份、微生物菌剂5~12份、矿物分解细菌3~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污染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硅藻土32份、凹凸棒土15份、壳聚糖10份、贝壳粉9份、阴离子聚丙烯酰胺28份、腐殖质20份、生物炭材料17份、粉煤灰12份、生石灰10份、河底淤泥18份、微生物菌剂9份、矿物分解细菌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污染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材料为植物秸秆或者谷壳经过破碎、处理后得到的产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污染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土著菌、黑曲霉菌、硫化细菌、光和菌群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污染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分解细菌包括解钾菌、解磷菌、糖醇酶。
6.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土壤污染改良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植物秸秆或者谷壳,将其风干,然后用粉碎机粉碎,然后对其进行加热处理,再以10℃/min的速度升温至500~800℃,保温3~6h,冷却,即得所述生物炭材料,备用;
(2)按照配比分别称取腐殖质、河底淤泥、壳聚糖、贝壳粉,并将其置于发酵池中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加入微生物菌剂,自然发酵7~10天,翻堆,向发酵池中加入凹凸棒土、粉煤灰、生石灰、生物炭材料,混合均匀后,继续发酵7~10天,得到发酵产物;
(3)将发酵产物干燥并粉碎,然后与配比量的硅藻土、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矿物分解细菌混合搅拌均匀,即得所述改良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土壤污染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热处理的方法为缓慢升温至200~300℃,保温1~2h。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土壤污染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加入水的量使得发酵池中的含水量为30%~5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土壤污染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将发酵产物干燥至含水量为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梵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梵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647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