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子座联排风力发电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62014.6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3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杜义忠;王盛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能金瀚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9/25 | 分类号: | F03D9/25;F03D5/04;F03D3/02;F03D3/06;F03D15/00;F03D1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100142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子座 风力 发电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气流“峡谷效应”的双子座联排风力发电方法及装置,以螺旋式异形风叶的分层连接为主风轮的双子座联排风力发电方法及装置,属于建筑风电一体化的风力发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气流通过两个相距较近的高大建筑物或两个类似山体和崖壁之间时,其流速会突然加速形成“峡谷效应”,该效应具有极大的天然动能。尤其重要的是,由于有关高大建筑物或山体和崖壁之间很容易利用地形之便搭建一些捕风装置,以用于风力发电,因此这里实际是一块未被利用的风资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子座联排风力发电方法及装置,利用气流通过两个相距较近的高大建筑物或两个类似山体之间时,其流速会突然加速的所谓“峡谷效应”来驱动风机发电的风电技术。
一种双子座联排风力发电装置,以成对存在的通用塔形建筑为风力发电机主轴,以螺旋式异形风叶的分层连接为主风轮,主风轮上端布置碗形风叶,下端布置瓦形风叶的联排风力发电装置;塔形建筑外壁分层固定支架,支架上布置机械导轨和磁浮导轨,以使主风轮分层行走于两条导轨上;主风轮内侧分层固定内齿圈,与分层布置于塔形建筑外缘机房内的发电机齿轮相啮合拖动发电机发电;连接为主风轮的各螺旋式异形风叶各自独立拖动安装于其下方的发电机发电;环主风轮上缘平均布置碗形风叶(风杯形风叶),下缘平均布置瓦形风叶以辅助主风轮捕风;两座塔形建筑之间布置有多排与主风轮分层对应,并上下竖直连接的螺旋式异形风叶和碗形风叶组合;各层螺旋式异形风叶与主风轮之间通过齿轮啮合,以在受风时整体运动;各竖直连接后的螺旋式异形风叶和碗形风叶组合下端布置发电机独立发电;塔形建筑顶部中央设采光井直通塔形建筑底部。
一种双子座联排风力发电装置,以成对存在的通用塔形建筑为风力发电机主轴,塔形建筑分为左右对称的独立部分,以使气流通过时形成可使气流加速的“峡谷效应”;塔身内靠近外壁处分层布置发电机机房,在机房外下方的塔壁上固定机械导轨和磁浮导轨;与两条导轨对应的。
可独立旋转的螺旋式异形风叶经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连接成既是整体、但在结构上又区分为若干层次的主风轮;风机受风时,各螺旋式异形风叶做自转运动,主风轮做公转运动;主风轮的分层高度与机械轨道和磁浮轨道的分层高度相对应,以使主风轮支撑并行走于两条导轨上。
在主风轮内侧与机房对应的位置上布置内齿圈,以与机房的发电机齿轮相啮合,使风轮受风时拖动发电机发电;各螺旋式异形风叶下独立布置发电机,使各螺旋式异形风叶受风时独立旋转发电。
主风轮上下两端呈环状平均布置作为辅助风叶的碗形风叶和瓦形风叶;螺旋式异形风叶为异形风叶,异形风叶为螺旋状,其上下两端剖面中部有叶柄伸出,与固定在风轮支架上的轴承相配合,在气流的推动下各自独立旋转,并拖动安装在风叶下部的发电机房中发电机独立发电。
两座塔形建筑之间布置有多排与主风轮分层对应,并上下竖直连接为整体的螺旋式异形风叶以利用使气流加速的“峡谷效应”;各层螺旋式异形风叶与主风轮通过齿轮啮合,受风时与主风轮同步转转;经竖直连接后的螺旋式异形风叶组合上端连接碗形风叶组合,下端布置发电机机房以独立发电。
在风轮各异形风叶下方布置瓦状风叶,以作为辅助动力拖动风轮旋转发电。
一种双子座联排风力发电方法,利用对塔型建筑的布置以形成使气流加速的“缝隙效应”进行发电。
包含以下步骤;竖直排列中的异形风叶组成的风轮在气流的推动下运行于两条导轨上,环塔型建筑旋转,以拖动安装于塔型建筑外壁对应位置的机房内的发电机发电;
异形风叶竖直排列,在环塔型建筑自下而上组成旋转于两条导轨上的风轮,在气流的推动下拖动安装于塔型建筑外壁对应位置的机房内的发电机发电;
异形风叶为螺旋状,其上下两端剖面中部有叶柄伸出,与固定在风轮支架上的轴承相配合,在气流的推动下各自独立旋转,并拖动安装在风叶下部的发电机独立发电;
两座塔型建筑之间自下而上布置若干排上下连接为一体的中央异形风叶,异形风叶下方机舱内布置发电机,由异形风叶承受“峡谷效应”下的气流时拖动发电;
中央异形风叶通过齿轮与安装于各级风轮内下测的外齿圈相啮合,以作为辅助动力拖动风轮转动发电;
或者中央异形风叶下端通过齿轮啮合相连接,统一拖动布置于塔型建筑最下方的风轮发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能金瀚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能金瀚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620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