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未闭卵圆孔边缘形成创伤面的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1311.0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7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郑明奇;李康;陈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9 | 分类号: | A61B17/3209 |
代理公司: | 11496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程远<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05003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柱 拉线 导向孔 支撑杆 导管 导丝 操作机构 可滑动地 一端连接 延伸 穿过 未闭卵圆孔 边缘形成 创伤性 支撑头 刀头 枢接 创伤 灵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未闭卵圆孔边缘形成创伤面的工具,包括:导管;导向柱,导向柱可滑动地设置在导管内;支撑杆,支撑杆可滑动地设置在导向柱的第三导向孔内,其中,支撑杆的前端设有一支撑头;刀,刀的尾部枢接在导向柱上,刀的头部设有刀头;操作机构,操作机构包括上拉线和下拉线,上拉线和所述下拉线的一端连接在刀上,上拉线的另一端穿过导向柱的第二导向孔向外延伸,下拉线的另一端穿过导向柱的第一导向孔向外延伸;导丝,导丝的一端连接在导向柱上,导丝的另一端沿导管向外延伸。本发明使用灵活、操作简单、创伤性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未闭卵圆孔边缘形成创伤面的工具。
背景技术
心脏房间隔卵圆孔是胎儿在出生之前维持有氧血液循环的正常通道,当胎儿有了自主呼吸后,房间隔卵圆孔就应该自然闭合,但在人群中由相当一部分房间隔卵圆孔永久不闭合,未闭卵圆孔被认为是引起中锋和偏头痛的心脏性因素,这种疾病的治疗有药物治疗、经皮导管插入术和心脏直观手术,需要在未闭卵圆孔边缘制造新的创面,并应用药物加速未闭卵圆孔愈合,制造新创面的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是自制工具,会存在操作精度低、使用不方便等缺点,经皮导管插入术和心脏直观手术能根治且不易复发,但是会在继发隔上留下小孔,会出现新的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灵活、操作简单、创伤性小的在未闭卵圆孔边缘形成创伤面的工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在未闭卵圆孔边缘形成创伤面的工具,包括:导管;
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管内;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柱的第三导向孔内,其中,所述支撑杆的前端设有一支撑头;
刀,所述刀的尾部枢接在所述导向柱上,所述刀的头部设有刀头;
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上拉线和下拉线,所述上拉线和所述下拉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刀上,所述上拉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柱的第二导向孔向外延伸,所述下拉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柱的第一导向孔向外延伸;
导丝,所述导丝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导向柱上,所述导丝的另一端沿所述导管向外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柱的外壁与所述导管的内壁紧密接触,且所述导向柱的外表面为摩擦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还包括驱动丝和粗柱,所述粗柱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导向孔,所述驱动丝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粗柱上,所述驱动丝的另一端向外延伸,所述支撑头连接在所述粗柱的前端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头呈弧形,且所述支撑头的前端上设有一球头。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机构还包括枢接在所述导向柱上的一对导轮组,所述上拉线和下拉线各绕在一导轮组上,避免上拉线和下拉线缠绕在一起。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轮组包括第一导轮和对应设置的一对夹持导轮,一对夹持导轮位于所述所述刀的尾部与所述第一导轮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刀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摆杆和刀柄,所述摆杆枢接在所述导向柱上,所述上拉线和下拉线均连接在所述摆杆的摆臂上,所述刀头位于所述刀柄的前端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刀头包括刀刃和位于所述刀刃两侧的一对侧刃,所述刀头横截面积沿所述刀头的前端向所述刀头的后端的延伸方向逐渐增大。
更进一步地,所述刀头的横截面呈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刀头的刀刃与所述支撑头相对设置。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优点是使用灵活、操作简单、创伤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未经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13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品物料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石油沥青放置搅拌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