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未闭卵圆孔边缘形成创伤面的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51311.0 | 申请日: | 2017-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7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郑明奇;李康;陈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9 | 分类号: | A61B17/3209 |
代理公司: | 11496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程远<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05003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柱 拉线 导向孔 支撑杆 导管 导丝 操作机构 可滑动地 一端连接 延伸 穿过 未闭卵圆孔 边缘形成 创伤性 支撑头 刀头 枢接 创伤 灵活 | ||
1.一种在未闭卵圆孔边缘形成创伤面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管(10);
导向柱(20),所述导向柱(2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管(10)内;
支撑杆(30),所述支撑杆(3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柱(20)的第三导向孔(23)内,其中,所述支撑杆(30)的前端设有一支撑头(33);
刀(70),所述刀(70)的尾部枢接在所述导向柱(20)上,所述刀(70)的头部设有刀头(73);
操作机构(80),所述操作机构(80)包括上拉线(81)和下拉线(82),所述上拉线(81)和所述下拉线(8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刀(70)上,所述上拉线(8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柱(20)的第二导向孔(22)向外延伸,所述下拉线(8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柱(20)的第一导向孔(21)向外延伸;
导丝(90),所述导丝(9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导向柱(20)上,所述导丝(90)的另一端沿所述导管(10)向外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未闭卵圆孔边缘形成创伤面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20)的外壁与所述导管(10)的内壁紧密接触,且所述导向柱(20)的外表面为摩擦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未闭卵圆孔边缘形成创伤面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0)还包括驱动丝(31)和粗柱(32),所述粗柱(32)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导向孔(23),所述驱动丝(3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粗柱(32)上,所述驱动丝(31)的另一端向外延伸,所述支撑头(33)连接在所述粗柱(32)的前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未闭卵圆孔边缘形成创伤面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头(33)呈弧形,且所述支撑头(33)的前端上设有一球头(3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未闭卵圆孔边缘形成创伤面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80)还包括枢接在所述导向柱(20)上的一对导轮组(83),所述上拉线(81)和下拉线(82)各绕在一导轮组(83)上,避免上拉线(81)和下拉线(82)缠绕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在未闭卵圆孔边缘形成创伤面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组(83)包括第一导轮(831)和对应设置的一对夹持导轮(832),一对夹持导轮(832)位于所述所述刀(70)的尾部与所述第一导轮(83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未闭卵圆孔边缘形成创伤面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70)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摆杆(72)和刀柄(71),所述摆杆(72)枢接在所述导向柱(20)上,所述上拉线(81)和下拉线(82)均连接在所述摆杆(72)的摆臂(721)上,所述刀头(73)位于所述刀柄(71)的前端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在未闭卵圆孔边缘形成创伤面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73)包括刀刃(731)和位于所述刀刃(731)两侧的一对侧刃(732),所述刀头(73)横截面积沿所述刀头(73)的前端向所述刀头(73)的后端的延伸方向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在未闭卵圆孔边缘形成创伤面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73)的横截面呈三角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未闭卵圆孔边缘形成创伤面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73)的刀刃(731)与所述支撑头(33)相对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未经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513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品物料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石油沥青放置搅拌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