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睡眠监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3906.1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9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单彦会;曹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睡眠 监测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睡眠监测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可穿戴设备的存储空间要求高以及无法实时地分析睡眠状态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睡眠监测方法包括:采集用户的加速度数据;每隔预设时间区间,基于该预设时间区间内的加速度数据,确定该预设时间区间内的睡眠状态,并在确定出该预设时间区间内的睡眠状态之后,存储所述睡眠状态以及删除该预设时间区间内的加速度数据;基于各预设时间区间内的睡眠状态,生成包含有每种睡眠状态的总时长的睡眠状态报告。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睡眠监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穿戴式设备和智能终端的飞速发展,可以利用穿戴式设备以及智能终端实现对人们睡眠状况的监测。
现有技术中实现睡眠监测的大体流程为:由穿戴式设备实时采集用户睡眠时的肢体运动数据并保存,在采集到用户整晚的肢体运动数据后,将存储的整晚的所有肢体运动数据上传至智能终端。而智能终端在接收到穿戴式设备上报的所有肢体运动数据之后,对接收的所有肢体运动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到睡眠状态报告。上述方案中,可穿戴设备需要存储大量的肢体运动数据,这对可穿戴设备的存储空间要求较高。并且,可穿戴设备是在采集到整晚的肢体运动数据后,统一上报给智能终端,由智能终端进行分析,故在用户睡眠的过程中并不能实时地分析睡眠状态。此外,可穿戴设备将存储的肢体运动数据上报给智能终端的过程中,也需要花费一定时间,若使用网络传输的话,还要消耗用户的数据流量。
基于此,目前需要一种新的睡眠监测方案以克服上文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睡眠监测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可穿戴设备的存储空间要求高以及无法实时地分析睡眠状态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一种睡眠监测方法,包括:
采集用户的加速度数据;
每隔预设时间区间,基于该预设时间区间内的加速度数据,确定该预设时间区间内的睡眠状态,并在确定出该预设时间区间内的睡眠状态之后,存储所述睡眠状态以及删除该预设时间区间内的加速度数据;
基于各预设时间区间内的睡眠状态,生成包含有每种睡眠状态的总时长的睡眠状态报告。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用户的加速度数据,具体包括:
按照预设采样频率,采集用户在三维空间上的三轴加速度数据;
所述基于该预设时间区间内的加速度数据,确定该预设时间区间内的睡眠状态,包括:
将采集的三轴加速度数据转化为表征单位时间内运动幅度变化量的一维标量值;
计算在该预设时间区间内各标量值之间的离散度以及相似度;
将计算出的离散度分别与预设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将计算出的相似度与预设的第三阈值进行比较;其中,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值;
根据比较的结果,确定该预设时间区间内的睡眠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比较的结果,确定该预设时间区间内的睡眠状态,包括:
若在该预设时间区间内所述离散度大于第一阈值,且所述相似度小于第三阈值,则确定该预设时间区间内的睡眠状态为清醒状态;
若在该预设时间区间内所述离散度小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相似度大于第三阈值,则确定该预设时间区间内的睡眠状态为深睡眠状态;
若所述比较的结果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时,则确定该预设时间区间内的睡眠状态为浅睡眠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39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光学的闭眼单脚站立测量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中医电磁信号诊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