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均质储层酸化改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1131.1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6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哨楠;张以明;卢渊;才博;张亚明;胡明;唐邦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哨楠;张以明;卢渊;才博;张亚明;胡明;唐邦忠 |
主分类号: | E21B43/27 | 分类号: | E21B43/27;C09K8/72;C09K8/8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任远高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均质储层 酸化 改造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采储层改造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酸化压裂施工的工作效率、非均质储层改造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非均质储层酸化改造方法,包括步骤:A.套管完井;B.造缝;C.注酸;D.注入压裂支撑液:通过井筒将压裂支撑液填注所有非均质储层的酸蚀过度区域,若需继续注入清洁酸重复步骤C,否则进行步骤E;E.注入顶替液:用顶替液将井筒内的液体顶入非均质储层。本发明的改进方法通过套管完井、造缝、注酸、注入压裂支撑液、注入顶替液等步骤,有效实现了对非均质储层的酸化改造,从而利于各储层的开采操作,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采储层改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均质储层酸化改造方法。
背景技术
储层的非均质性主要表现在岩石物质组成的非均质和孔隙空间的非均质。由于沉积和成岩后作用的差异,其岩石矿物组成、基质含量、胶结物含量均不相同,影响到孔隙形状和大小及储层物性的变化,形成储层层内、平面和层间的非均质性。在注水开发油田中,储层的渗透率是影响油田开发的重要因素。常用渗透性表示储层的非均质性。通用的表示方法有渗透率级差、变异系数、非均质系数。
由于储层在自然沉积过程中受随机性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差异性大非均质性强的特征。酸化压裂过程中,由于不同储层物性与岩性的差异,可能导致酸液等其它改造液体进入量差异较大,物性岩性较好的储层往往更容易进入大量改造液体,为了使其它物性岩性条件较差的储层能进入更多的改造液体,通常使用下入管内封隔工具,然而随着油气井深度增加下入工具难度大大增加,而且多次下入工具会消耗大量工作时间。目前在对非均质性强的多个储层进行改造通常使用封隔器分段改造技术,该技术应用范围广且比较成熟,但针对深井应用时管内工具下入困难,多次射孔与封隔需要时间长,限制了酸化压裂施工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非均质性较强的储层,能快速便捷地改造平面上和纵向上存在不同物性的储层的非均质储层酸化改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非均质储层酸化改造方法,包括步骤:
A.套管完井:对非均质储层套管完井,将井筒与对应的不同深度的储层通过地层进入技术,建立井筒与所有非均质储层的联络通道;
B.造缝:通过井筒向所有非均质储层注入滑溜水造缝,在近井地带形成多裂缝或缝网区域;
C.注酸:通过井筒向所有非均质储层注入清洁酸,若存在酸蚀过度区域,进行步骤D;
D.注入压裂支撑液:通过井筒将压裂支撑液填注所有非均质储层的酸蚀过度区域,若需继续注入清洁酸重复步骤C,否则进行步骤E;
E.注入顶替液:用顶替液将井筒内的液体顶入非均质储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非均质储层酸化改造方法,A步骤之前还包括配置清洁酸:所述清洁酸由如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浓盐酸:20%;阳离子表面活性剂:3%~5%;余量为水。
进一步的,所述的非均质储层酸化改造方法,A步骤之前还包括配置压裂支撑液:所述压裂支撑液由如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压裂液:95%;支撑剂:5%。
进一步的,所述的非均质储层酸化改造方法,所述清洁酸的粘度<20mPa·s。
进一步的,所述的非均质储层酸化改造方法,步骤E中所述顶替液的用量为井筒容积的1.5-2倍。
进一步的,所述的非均质储层酸化改造方法,步骤D中所述压裂支撑液的用量是根据储层厚度、酸反应速率、酸蚀时间与酸液作用距离,计算裂缝中酸液溶蚀岩石量和形成的酸蚀缝宽,再根据支撑剂架桥和降滤失规律计算得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哨楠;张以明;卢渊;才博;张亚明;胡明;唐邦忠,未经张哨楠;张以明;卢渊;才博;张亚明;胡明;唐邦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11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