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竹炭母粒、改性纤维和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9879.1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2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柱;刘顶;张御妹;郑应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圣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0 | 分类号: | C08L67/00;C08K9/02;C08K9/04;C08K3/04;D01F6/92;D01F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250204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石墨烯材料 竹炭 竹炭材料 基材 化学键 石墨烯片层 竹炭基体 竹炭母粒 分散性 有效的结合 丙纶材料 改性纤维 锦纶材料 聚酯材料 牢固结合 吸附能力 腈纶材料 均匀性 母粒 制备 | ||
1.一种改性竹炭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粒包括基材,以及分散于所述基材中的改性竹炭材料;
所述改性竹炭材料包括竹炭基体,以及石墨烯片层,所述石墨烯片层至少部分通过化学键交联在所述竹炭基体上;
所述基材包括聚酯材料、锦纶材料、腈纶材料和丙纶材料中的任意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粒中,所述改性竹炭材料的含量为0.1~10wt%;
优选地,所述改性竹炭材料的颗粒尺寸为3μm以下,优选1μm以下;
优选地,所述改性竹炭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000~3000m2/g,所述改性竹炭材料在0.7~10nm具有连续分布的孔结构,平均孔径为2~10nm。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性竹炭母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改性竹炭:将竹炭进行活化,获得修饰有含氧官能团的竹炭;然后将修饰有含氧官能团的竹炭与石墨烯材料混合,加入交联剂,交联聚合后,得到改性竹炭;
(2)将步骤(1)的改性竹炭与基材混合后螺杆挤出,得到改性竹炭母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性竹炭母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交联聚合后进行还原操作,得到改性竹炭;
优选地,所述还原包括化学还原法、炭化还原法或微波还原法;
优选地,所述化学还原法为使用化学还原剂进行还原,所述化学还原剂包括水合肼、L-抗坏血酸、硼氢化钠、柠檬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任意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炭化还原法为在非氧化性气氛下进行炭化,所述炭化温度为500~1000℃,炭化时间为0.5~6h;
优选地,所述微波还原法为在非氧化性气氛下进行微波还原,微波功率为5.1~0.7kW,微波时间为1~15min,微波还原温度为800~1200℃。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改性竹炭母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竹炭和石墨烯材料的质量比为100:1~20,优选100:1~10,更优选100:1~5;
优选地,所述竹炭的碳源包括竹质材料,优选包括毛竹和/或楠竹;
优选地,所述石墨烯材料为具有石墨烯片层结构的材料,优选包括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石墨烯衍生物中的任意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石墨烯包括剥离石墨制备得到的石墨烯、通过还原氧化石墨烯制备得到的石墨烯、通过氧化石墨后还原制备得到的石墨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含碳气体得到的石墨烯、通过高温裂解生物质原料得到的石墨烯中的任意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
优选地,步骤(2)所述改性竹炭和基材的混合温度为90~100℃;
优选地,所述螺杆挤出的温度为200~280℃。
6.如权利要求3~5之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待改性的竹炭进行活化”的步骤为:将待改性竹炭与活化剂混合;
优选地,所述活化剂包括氧化剂,优选硝酸、硫酸、磷酸、次氯酸钠、双氧水中的任意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活化剂的添加量为竹炭重量的0.1~10倍;
优选地,所述活化的温度为35~85℃,所述活化时间为0.5~10h;
优选地,所述石墨烯材料包括氧化石墨烯和/或氨基化石墨烯;
优选地,所述交联剂包括乙二醇、聚乙二醇、丙二醇、多缩丙二醇,丁二醇、环戊二醇、环己二醇、乙醇胺、乙二胺、脂肪二胺、三聚氰胺、二硫醇、巯基乙醇中的任意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交联剂的添加量为石墨烯重量的0.1~10倍;
优选地,所述交联聚合的pH值为4~8,交联聚合的温度为30~90℃,时间为0.5~12h。
7.一种改性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包括纤维本体,以及分散于所述纤维本体内部的改性竹炭材料;
所述改性竹炭材料包括竹炭基体,以及石墨烯片层,所述石墨烯片层至少部分通过化学键交联在所述竹炭基体上;
所述纤维本体包括聚酯纤维、锦纶纤维、腈纶纤维和丙纶纤维中的任意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圣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圣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987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