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上打料的温锻模具导向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7961.0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6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秦国琛;李明明;管仁蔚;杨益;陈雷;卞裕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森威精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6 | 代理人: | 董娟,戴薇 |
地址: | 224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上 锻模 导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成形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带上打料的温锻磨具导向结构。
背景技术
温锻作为冷锻工艺领域的一种延伸,越来越多的用于冷锻工艺难以实现的大变形量的锻造生产。因材料的热胀冷缩,温锻反挤产品在退料过程中极易发生包反挤冲头现象,而常规上打料结构和导向结构冲突,无法满足生产及质量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温锻反挤锻件包反挤冲头的现象的带上打料的温锻模具导向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带上打料的温锻模具导向结构,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和喷淋打料组件,
所述上模座设有反挤冲头和用于容纳打料杆的腔体,所述下模座设有与所述反挤冲头相配合的凹腔,所述喷淋打料组件包括连接座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的喷淋圈和打料环,所述喷淋圈位于所述打料环的上端,
所述打料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杆体的直径,所述腔体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孔径,所述第一腔体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杆体的直径,所述第二腔体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杆体的直径,所述第二腔体的孔径大于第二杆体的直径,所述打料杆的第二杆体的端部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
当所述反挤冲头背离所述下模座向上运行时,所述喷淋打料组件压住所述工件至所述工件与所述反挤冲头完全脱离,当所述打料杆在所述腔体中穿行直至所述第一杆体的底部与所述第二腔体的顶部相切,所述上模座通过所述打料杆带动所述喷淋打料组件向上移动使所述喷淋打料组件与所述下模座分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反挤冲头与所述上模座通过反挤冲头套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打料杆与所述反挤冲头平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座上设有导向杆,所述上模座上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穿设在所述导向孔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模座内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位于所述凹腔内与所述反挤冲头想接触。
其有益效果为:在反挤过程中,反挤反挤冲头下压,打料环的三个打料爪置于反挤反挤冲头内部,不影响反挤反挤冲头和导向套之间的导向配合,保证挤压时反挤毛坯的跳动精度。
在退料过程中,反挤冲头套在压力机的上模座的作用下,带动反挤反挤冲头上行,打料杆和上模座之间设有长度为L的间隙,在上模座移动L的范围内,打料环在喷淋圈的重力作用下,停在下模压板上,锻件无法通过,脱离反挤反挤冲头,达到卸料作用,上模座移动L的距离后,打料杆带动喷淋圈和打料环向上运动,脱离下模压板,不影响下个毛坯的生产。
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温锻反挤锻件包冲头的现象,保证锻件质量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带上打料的温锻模具导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打料环和反挤冲头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带上打料的温锻模具导向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该带上打料的温锻模具导向结构包括上模座2、下模座8和喷淋打料组件。
上模座2设有反挤冲头4和用于容纳打料杆1的腔体。具体地,反挤冲头4与上模座2通过冲头套3固定连接。使反挤冲头4和上模座2连接牢固。打料杆1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第一杆体的直径大于第二杆体的直径。打料杆1与反挤冲头4平行设置。便于反挤冲头4和打料杆1的上下移动。腔体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的孔径大于第二腔体的孔径。第一腔体的孔径大于第一杆体的直径。第二腔体的孔径小于第一杆体的直径。第二腔体的孔径大于第二杆体的直径。喷淋打料组件包括连接座以及固定连接在连接座上的喷淋圈6和打料环5,喷淋圈6位于打料环5的上端。打料杆1的第二杆体的端部与连接座固定连接。连接座上设有导向杆,上模座2上设有导向孔,导向杆穿设在导向孔中。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反挤冲头4的上下移动的方位更加准确。下模座8设有与反挤冲头4相配合的凹腔。下模座内设有导向套7,导向套7位于凹腔内与反挤冲头想接触。反挤冲头向上或向下移动时,导向套7对其具有导向作用。
当反挤冲头4背离下模座8向上运行时,喷淋打料组件压住工件至工件与反挤冲头4完全脱离,当打料杆1在腔体中穿行直至第一杆体的底部与第二腔体的顶部相切,上模座2通过打料杆1带动喷淋打料组件向上移动使喷淋打料组件与下模座8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森威精锻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森威精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79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