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酒精生产过程中脱除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7234.4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2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佟毅;张德国;田文君;俞建良;卢佩颜;李长辉;张伟民;葛利月;张琳;冯学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06 | 分类号: | C12P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刘依云,严政 |
地址: | 23301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酒精 生产过程 脱除 黄曲霉 毒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酒精生产领域,具体涉及酒精生产过程中脱除黄曲霉毒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是一类具有强致癌性和强免疫抑制性的毒性物质。它是一类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寄生曲霉(A.parasiticus)等真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它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中,特别容易污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等粮油产品,是真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真菌毒素。由于真菌毒素的特殊结构,它们耐高温、耐受一般的酸碱度(pH3-7)、耐受各种物理的加工过程。黄曲霉毒素一般在中性溶液中较稳定,但在强酸性溶液中稍有分解,在pH9-10的强碱溶液中分解迅速,耐高温黄曲霉毒素B1的分解温度为268℃。
酒精生产工艺一般包括原料粉碎、调浆、液化、糖化、发酵、蒸馏、酒糟干燥,最终产品为酒精和酒精糟。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黄曲霉毒素容易富集到酒精糟中,从而影响酒精糟的进一步利用。
目前常用的脱毒方法有物理法(挤压蒸煮法、γ射线法)、化学法(氨法、亚硫酸钠法、次氯酸钠法、过氧化氢法、臭氧法)和生物法(酶法、微生物法)。而在酒精生产过程中,黄曲霉毒素的脱除方法主要有臭氧法、氨化法和微生物法。
McKenzie等(McKENZIE KS,SARR AB,MAYURA K,et al.Oxidative degradation and detoxification of mycotoxins using a nova source of ozone[J].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1997,35(8):807-820)用20%(w/w)的臭氧连续处理含黄曲霉毒素标准品的玉米粉浆、含大米黄曲霉素的玉米粉浆和黄曲霉毒素标准品溶液各5min,结果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率分别为71.8%、66.9%和100%。这种臭氧处理过程简单、无污染、无残留,但是在大规模生产应用中,如何连续制备大量高浓度的臭氧是一个挑战。
美国北部研究中心(NRRC)通过四个阶段的试验,完成了利用氨降解玉米中黄曲霉素毒素的中试工艺研究(BREKKE OL,PEPLINSKI AJ,NOFSINGER GW,et al.Aflatoxin inactivation in com by ammonia gas:A field trial[J].Trans.ASAE,1979,22:425-432):在常温下将玉米与氨气密封在储仓内13d,黄曲霉毒素含量从1000μg/kg降解至20μg/kg以下。这种氨化处理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需要对现有的仓储设施进行系统改造,管理难度大,因此也难以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可见,臭氧法和氨化法存在可操作性差(须在极端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不安全(有毒残留物形成),成本高的缺陷。微生物法相对安全,但是工业菌株改造困难,易破坏产品的营养、感官及功能特性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可操作性差和产品性能受损的问题,提供酒精生产过程中脱除黄曲霉毒素的方法。
蒙脱石又名微晶高岭石,是由颗粒极细的含水铝硅酸盐构成的层状矿物,吸水后膨胀,体积增大几倍至十几倍,其可以在饲料中安全使用。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在酒精生产过程中加入蒙脱石能够有效脱除黄曲霉毒素,还可以保证酒精糟的各项性能。因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酒精生产过程中脱除黄曲霉毒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以生物质原料发酵生产酒精的过程中引入蒙脱石,其中,所述蒙脱石的粒径在850μm以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保证产品(酒精糟)特性的情况下实现了酒精生产过程中(特别是以生物质原料发酵生产酒精的过程中)黄曲霉毒素的有效脱除,操作简单,适合工业生产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72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