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多巴胺修饰的聚醚醚酮毛细管电色谱柱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8672.4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8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子林;周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86 | 分类号: | B01J20/286;B01J20/30;B01D15/38;G01N33/88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2 | 代理人: | 彭劲松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巴胺 修饰 聚醚醚酮 毛细管 色谱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色谱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多巴胺修饰的聚醚醚酮毛细管电色谱柱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是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分析技术,它结合了毛细管电泳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样品消耗量少以及质谱检测器具有高灵敏度和强结构解析能力两者的优点,已经成为备受分析化学家关注的新型微量分析技术。目前,聚亚酰胺包裹的熔融石英毛细管柱因为具有良好的韧性、光学透性、热传导能力以及内部的硅羟基可以提供稳定的电渗流且有利于色谱材料的固定等特点,是目前毛细管电泳中最常使用的管路材料。但是它存在着聚亚酰胺涂层在有机溶剂及碱性溶液中不稳定的问题,特别是在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时,质谱喷雾端口的高温、高电压、有机溶剂含量高的条件下,该毛细管容易发生溶胀与胺解作用,从而可能造成端口的堵塞,喷雾的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影响分析结果,设置损害设备。( Yamamoto, M.; Ly, R.; Gill, B.; Zhu, Y.; Moran-Mirabal, J.; Britz-McKibbin, P. Anal. Chem. 2016, 88, 10710-10719)。
聚醚醚酮材料因为热稳定性好,化学稳定性强,常被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仪器的管路中,但是因为光学透性较差,电渗流调控能力差以及化学惰性强不利于色谱材料的修饰等缺点,目前在毛细管电泳中很少被使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渗流稳定、方向和大小可调的聚多巴胺修饰的聚醚醚酮毛细管电色谱柱,用于多种物质的毛细管电色谱-质谱联用分离分析。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聚多巴胺修饰的聚醚醚酮毛细管电色谱柱,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配制1~2 mg/mL的多巴胺碱性溶液,该溶液的pH为8.5~9,通氧使其预氧化至棕色;
2)将步骤1)所得的预氧化后的多巴胺碱性溶液流动利用蠕动泵通过洗净的聚醚醚酮毛细管柱,蠕动泵的流速为0.01-0.1 mL/h,聚多巴胺修饰的时间为1~24小时,置于60℃烘箱内烘干3 h,对聚醚醚酮管内壁进行修饰。
本发明的聚多巴胺修饰反应的过程如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海蚌仿生的聚多巴胺修饰法。多巴胺可在海水环境(弱碱性)条件下发生聚合([2] Lee, H.; Dellatore, S.M.; Miller, W.M.; Messersmith, P.B. Science 2007, 318, 426-430),在浸入其中的聚醚醚酮毛细管内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具有邻苯二酚和氨基的结构,该活性基团一方面可以为聚醚醚酮管提供方向和大小可调的电渗流,还可以解决其化学惰性较强的问题。
所述的聚多巴胺修饰的聚醚醚酮毛细管电色谱柱在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分析中的应用。
所述的聚多巴胺修饰的聚醚醚酮毛细管电色谱柱在氨基酸、酚类及植物激素分析物的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分离分析中的应用。
本发明中的聚多巴胺修饰的聚醚醚酮毛细管电色谱柱,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聚醚醚酮管毛细管代替常用的聚亚酰胺包裹的熔融石英毛细管用于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分析,可以解决聚亚酰胺涂层在有机溶剂中容易溶胀以及在碱性条件下容易发生胺解的缺点,为该联用技术提供一个稳定的端口。
(2)聚醚醚酮管表面光滑且化学惰性高,采用物理涂覆的方法及常见的共价修饰法难以将色谱材料涂覆到其内表面;本发明通过聚多巴胺法将带有大量氨基和羟基的聚多巴胺层修饰在了聚醚醚酮管的内表面,可以有效解决化学惰性强的问题。
(3)聚多巴胺层的修饰,可以为聚醚醚酮管提供稳定,方向和大小可调的电渗流,有利于其在分离分析中的应用。利用该修饰后的毛细管,实现了对多种氨基酸、酚类及植物激素的良好的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聚醚醚酮管内聚多巴胺修饰反应的过程示意图。
图2为聚多巴胺修饰的聚醚醚酮管用于CE-MS分离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聚多巴胺修饰的聚醚醚酮毛细管电色谱柱与未修饰及熔融石英毛细管电渗流随pH值变化的比较。
图4为实施例1制备的聚多巴胺修饰的聚醚醚酮毛细管电色谱柱在正向电渗流条件下对三种植物激素的分离效果图。
图5为实施例1制备的聚多巴胺修饰的聚醚醚酮毛细管电色谱柱在反向电渗流条件下对三种氨基酸的分离效果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86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