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治水霉病的药物及其制备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7200.7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8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新;陆霁红;黄坤敏;龚晖;缪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216 | 分类号: | A61K31/216;A61K31/205;A61K47/18;A61P33/02;A61P31/10;A01N37/46;A01N37/44;A01P3/00;A01P19/00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水 药物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治水霉病的药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背景技术
水霉菌在我国主要水产养殖区可感染100多种水产动物,其引发的病害可造成水产养殖业的重大经济损失,目前国内能用于防治水霉病的有效药物不多,孔雀石绿曾经是水产养殖上广泛使用的一种抗水霉特效药物。但由于孔雀石绿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等毒性,2002年已列入农业部193公告《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清单》,以法令的形式禁止孔雀石绿在水产等食品动物中使用。但由于孔雀石绿抗菌效果好、价格低廉、对其毒副作用的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在水产养殖中仍有违规使用的情况。因此研究代替孔雀石绿防治水生动物疾病效果的药物迫在眉睫。通过试验,我们惊喜的发现,精甲霜灵能有效防治水霉病的发生。
精甲霜灵是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的杀真菌剂,已广泛用于种植业中,防治由霜霉菌、疫霉菌等藻菌纲真菌引起的作物病害。精甲霜可有效渗透入水霉菌的细胞壁,通过抑制水霉菌的RNA聚合酶I,抑制RNA的合成,使水霉菌的蛋白质变性,菌丝体死亡,孢子失去萌发能力。低浓度精甲霜灵可抑制水霉菌丝的生长,高浓度时,还可杀死水霉菌。而用于防治水产养殖业中目前还没见报道。三甲胺乙内酯20世纪70年代芬兰科学家发现其对水产动物具有独特的诱食作用以后,作为水产动物的诱食剂,已在动物饲料中得到应用。近年来研究表明,三甲胺乙内酯是鱼虾味觉最大的刺激物之一,0.0001mol/ml的三甲胺乙内酯就能引起所有鱼的味觉感受反应。同时三甲胺乙内酯还能增强其他氨基酸的味觉感受反应,是水产养殖中的理想诱食剂,能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利用率,同时对鱼类的球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试验人员发现,用精甲霜灵和三甲胺乙内酯的复合制剂,用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能有效的控制鱼池中水霉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安全、环保的用于防治水霉病的药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防治水霉病的药物,其特征是:有效成分为精甲霜灵与三甲胺乙内酯。
有效成分精甲霜灵与三甲胺乙内酯的质量比为2~60:0.01~10%。
所述药物的剂型是粉剂、水分散粒剂、水剂、悬浮剂、微胶囊剂、泡腾片剂或颗粒剂。
一种用于防治水霉病的药物在制备防治水产动物水霉病、球虫病中的药物的应用。
所述水生动物为鱼、虾、蟹或贝类。
本发明高效、安全、环保,满足水产养殖业的需要。本发明具有良好的防效,能提高水产品产量与品质、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成本、并有益于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通过试验研究,我们发现精甲霜灵和三甲胺乙内酯的复合制剂对水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能解决目前水产养殖中,孔雀石绿禁用后,水霉病有效治疗药物不足的问题。
生物实例:
本发明的防治作用可通过下列实例说明,但是本发明决非仅限于此。
1、对池塘主养鲫鱼的水霉病的作用
试验在江苏如皋某水产养殖户的池塘进行,池塘水霉病往年为高风险发生。品种:鲫鱼,鱼龄:5个月,试验时间:2016年9月。
试验方法:选择已有水霉病发生的池塘2个,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个。试验组池塘面积为8.0×80.0m,水深2 m。将含有精甲霜灵50g、三甲胺乙内酯2g的药粉剂,用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3天后,重复使用1次。对照组池塘面积为10.0×65.0m,不泼洒任何药物。每天观察记录发病情况与死鱼数,休药期240度日后,统计成活率与产量。
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鲫鱼身上棉絮状水霉菌丝逐渐脱落,病鱼数减少,用药3天后,病鱼停止死亡,成活率89%,1w后菌丝全部脱落。休药期240度日后,称重:15kg/50尾。而对照组的病鱼数与死亡数在增加,成活率72%。休药期240度日后,称重:12.5kg/50尾。
药物制剂池塘主养鲫鱼的水霉病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72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自动化除尘设备
- 下一篇:新型传导散热的计算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