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连轧动态变规格时的压下率补偿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436863.7 申请日: 2017-06-09
公开(公告)号: CN109013712B 公开(公告)日: 2020-01-21
发明(设计)人: 翟承荣;张晓宇;何小丽;耿杨壘;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21B37/58 分类号: B21B37/58;B21B37/20
代理公司: 32206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杜静静
地址: 210039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带钢 压下率 辊缝调整量 冷连轧 轧制力 轧制 补偿处理 方案解决 分配条件 厚度设定 系统设定 张力波动 重新计算 调整量 机架辊 断带 出口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冷连轧动态变规格时的压下率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如下:

1)判断当前带钢和下卷带钢是否是动态变规格FGC模式;2)在当前系统设定的压下率分配条件下,计算当前带钢和下卷带钢的轧制力设定值;3)计算第1机架前后带钢的辊缝调整量ΔS1;4)判断第1机架辊缝调整量ΔS1,并对第1机架下卷带钢的压下率数值做补偿处理,5)重新计算下卷带钢第1机架压下率补偿后的轧制力、出口厚度设定值,得出前后带钢新的辊缝调整量ΔS1′,用于下卷带钢的FGC控制,

步骤1)判断当前带钢和下卷带钢是否是动态变规格FGC模式具体如下,动态变规格FGC模式的判断条件有前后带钢的辊缝差、出口厚度变化量、单位张力变化量、出口厚度变化率、第5机架出口带钢速度变化率,如果任何一个机架5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超过设定的极限值,就判断是动态变规格FGC模式,否则是AGC模式;

步骤2)在当前系统设定的压下率分配条件下,计算当前带钢和下卷带钢的轧制力设定值,具体如下,

kp=ks×(1000×ε)α

A3=1.08-1.02×r

P=b×(A4+A6)×ZP

式中:b为带钢宽度,kp为动态变形抗力,ks为静态变形抗力,ε为变形速度,H为入口厚度,h为出口厚度,ZP为轧制力自适应系数,k为张应力影响系数,r为压下率,μ为摩擦系数,tb为后单位张力,tf为前单位张力,CH为Hitckcock常数,R为轧辊半径,α为受变形速度影响的灵敏度指数,P为轧制力,A1-A6为中间变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连轧动态变规格时的压下率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计算第1机架前后带钢的辊缝调整量ΔS1,具体如下,

辊缝调整量ΔS1由以下公式给出:

式中:PA1为当前带钢的轧制力设定值,PC1为下卷带钢的轧制力设定值,hC1为下卷带钢的厚度设定值,hA1为当前带钢的厚度设定值,K1为下卷带钢的轧机弹性模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连轧动态变规格时的压下率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判断第1机架辊缝调整量ΔS1,并对第1机架下卷带钢的压下率数值做补偿处理,补偿规则如下:

若ΔS1>0,表明下卷带钢的辊缝值大于当前带钢,FGC时抬起辊缝,自动增大第1机架下卷带钢的压下率分配比系数r1=r1+α,达到减小ΔS1的目的;

若ΔS1<0,表明下卷带钢的辊缝值小于当前带钢,FGC时下压辊缝,自动减小第1机架下卷带钢的压下率分配比系数r1=r1-α,达到减小ΔS1的目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连轧动态变规格时的压下率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重新计算下卷带钢第1机架压下率补偿后的轧制力、出口厚度设定值,得出前后带钢新的辊缝调整量ΔS1′,用于下卷带钢的FGC控制,具体如下,

式中:PA1为当前带钢的轧制力设定值,P'C1为压下率修正后下卷带钢的轧制力设定值,h'C1为压下率修正后下卷带钢的厚度设定值,hA1为当前带钢的厚度设定值,K1为下卷带钢的轧机弹性模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686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万能连轧中减轻钢轨尾部高点的方法-201810871500.0
  • 陶功明;朱华林;吴郭贤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2018-08-02 - 2020-02-04 - B21B37/58
  • 本发明涉及钢轨轧制方法领域,尤其是一种在万能连轧中有效控制钢轨尾部高点的万能连轧中减轻钢轨尾部高点的方法,包括万能水平上辊、万能水平下辊、万能立辊左辊和万能立辊右辊,在成品孔前一道次的轧件甩尾之前0.3‑1.5米时,改变万能轧机辊缝值,即将万能水平上辊相对于万能水平下辊的压下量减小2‑6mm,将万能立辊左辊相对于万能立辊右辊的压下量增加3‑6mm,从而实现甩尾时轧制力减小。本发明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同时,这一改进方法对现有设备无需改造,因此,也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推广前景。本发明尤其适用于万能连轧中减轻钢轨尾部高点的工艺控制之中。
  • 热轧双相钢的轧制方法-201911022583.7
  • 叶晓瑜;熊雪刚;张开华;汪创伟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19-10-25 - 2019-12-27 - B21B37/5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双相钢的轧制方法,属于热连轧板带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轧制技术导致双相钢组织的均匀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热轧双相钢的轧制方法,包括:粗轧时,粗轧累计变形量≥75%,当使用定宽压力机时,第一道次辊缝控制为180~190mm;未使用定宽压力机时,第一道次辊缝控制为160~180mm,粗轧末道次变形量≥32%;精轧时,精轧累计变形量≥85%,其中后3机架累计变形量≥36%,末道次变形量≥10%。本发明通过轧制技术的控制,解决了双相钢组织均匀性的问题,从而提高双相钢的使用性能。
  • 一种轧制力系数限值分规格控制方法-201710569364.5
  • 杨洪涛;车志良;赵勐;兰少岩;景鹤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2017-07-13 - 2019-12-13 - B21B37/58
  • 一种轧制力系数限值分层别控制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对轧制力系数限值采取分规格控制方式;2)确定各规格轧制力系数限值的初始值:依据钢质的软硬程度,将所生产的带钢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硬度偏软型,硬度适中型和硬度偏硬型,给出3种轧制力系数限值,作为初始值,然后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各规格的实际需要,对轧制力进行优化调整,每次调整的幅度在0.01~0.05。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轧制力系数限值分层别控制方法,扩展轧制力系数变化范围,提高轧制力计算精度。相对于之前轧制力系数达到限值的钢质规格,其轧制力计算精度得到较大提高,厚度控制得到了改善,减少了厚度超差问题。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